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国家大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一晃神儿,十年又十年……

更新时间:2025-02-27 21:33  浏览量:22

文 | 谷宇飞

2月19日,基因三重奏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国家大剧院》杂志200期纪念演出中亮相。音乐会选曲凝练了该重奏组成立以来的经典代表作,由女高音歌唱家甘露露与男低音歌唱家梅杰倾情献唱。音乐会的主题为“初心如故艺生有你”,也是对基因三重奏成员间深厚友谊的温情写照。

基因三重奏由钢琴家张佳林、小提琴家张精冶、大提琴家宋昭组成,他们从中央音乐学院附小相识,携手相伴至今,组合成员从未更换。本场演出也是对即将开启的基因三重奏成立二十周年系列音乐会的预告,在此之际,他们写下这样的寄语:“儿时年,尔时年,贰十年,与新老朋友再持琴一叙。”

拓荒室内乐市场

演出彩排期间,三位友人在音乐中对谈,偶尔交流舞台声场的平衡感受。只言片语,眼神交汇,便足可见默契。在基因三重奏成立之初,他们便与贝多芬音乐结缘。2005年他们演出的第一首曲目便是贝多芬《D大调钢琴三重奏》(“幽灵”,Op.70No.1)。

2005年,基因三重奏演奏贝多芬《D大调钢琴三重奏“幽灵”》

十年后,基因三重奏在五四青年节当天于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办了成立十周年音乐会。张佳林回忆,乐团成立之初,国内还没有兴起室内乐演出的热潮,在专业音乐院校之外,市场和观众对于室内乐相对陌生,对严肃音乐曲目的接受度也相对保守。如何兼顾艺术性与市场化成为当时他们面临的起步难题。“我们当时常在音乐会中以聊天的方式,普及钢琴三重奏的艺术形式,也会在选曲时把一些经典歌剧唱段和当时的流行歌曲改编为室内乐版呈现。”此外,他们还常和音乐厅联合策划以节日为主题的室内乐音乐会,均有着不错的票房。

经过20年,随着政府扶持和剧院数量的增加,室内乐市场逐渐繁荣,国内对于室内乐的认知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最鲜明的表现是演出场次逐渐增多,观众音乐素养逐渐提高,对古典曲目的接受度也在日益提升。于是,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武汉琴台音乐厅、广州大剧院、深圳境山剧场、保定关汉卿大剧院、京津冀保利院线等地,逐渐成为他们时常亮相的舞台。在此期间,三人还收获了许多真心喜欢他们的乐迷朋友。曾经年少的乐迷,如今也都已经成家立业,仍会带着亲友一同观看他们的演出。

金曲见证一路印记

20年间,基因三重奏在音乐厅的舞台上深耕,不仅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培育了市场,更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中国观众对室内乐的认知与聆赏习惯。随着重奏组知名度提升,他们开始将更多自己心仪的作品融入节目编排中,在推出更多钢琴三重奏室内乐改编曲的同时,委约当代优秀作曲家创作。近年来,在张精冶爱人、作曲家周静的执笔下,乐团还拥有了“穿越时光”系列曲目,19日晚的音乐会中上演的两首曲目便是这一系列的代表:《秋》结合舒伯特《阿佩乔尼奏鸣曲》与玉置浩二音乐改编而成;另一首《在那遥远而危险的地方》将王洛宾与迈克尔·杰克逊名曲共冶一炉。

在基因三重奏成立二十周年之际,3月初至5月底上演的5场系列音乐会中,汇集了贝多芬的九首钢琴三重奏以及这支重奏组各时期的代表作。这些音乐均镌刻着“基因”烙印,也见证了三重奏20年间一路走来的印记。宋昭感慨道:“这些曲目是一段历程,是我们的共同记忆。”5月4日,他们还将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举办“时光重现”音乐会。张佳林甚至还能细数出其中几首曲目的首演时间,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音乐记录着时光,轻轻浅浅,如指尖流淌的音符,如舞台上弓弦暂歇的留白。抬眸是青涩开场,低首已华发悄藏,一晃神,十年又十年,唯有琴音始终绕梁。

二十载初心未改

如今,张佳林与张精冶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宋昭成为先锋大提琴艺术家。20年间,三人陪伴彼此经历了求学、工作、结婚、生子的人生阶段。其间,即使分隔异地,他们也未曾放弃这支重奏组。即使在排练新曲时,偶有彼此间拌嘴,但也仿佛成为了这份友谊的调味剂。与室内乐相伴多年,同友人相伴演奏佳作,并有懂得的人愿意倾听,三人将这种状态形容为“一种梦寐以求的奢侈。”张佳林说:“明明我们是三个完全不同的人,但我们的性格中又有相似的共鸣。”宋昭补充,“或许,这也是三重奏艺术的魅力所在,三种截然不同的自我表达,汇聚在一起成为和谐。”

从2005年在中央音乐学院琴房楼317室的第一次排练,到足迹遍布国内各大音乐厅;从首演贝多芬“幽灵”,到拥有一系列“基因”金曲。发自内心认可他们的乐迷,也给予他们很大的精神支持。有位武汉的乐迷朋友将这些年听音乐会的经历,以手绘的形式呈现,记录下日期并装订成册。其中,张佳林所对应的角色是背对着舞台的熊猫,张精冶是手持小提琴的狐狸,而宋昭则是优雅演奏大提琴的长发牧羊犬。

武汉乐迷“牛肉卷卷”用手绘故事讲述听基因三重奏的经历(节选)

在另一幅画作中,乐迷还写下了这样一段话送给他们:“不变的,是他们的初心,以及他们对音乐的态度。希望下一个十年,依然有你们陪伴。”画中,狐狸、熊猫、牧羊犬在洒满阳光的山坡上比肩而坐,余晖倾泻在青草地上,三人眺望远方的斜阳。或许,三重奏便是属于成年人的童话,保留心中的那一份纯真、一丝倔强,一方自由呼吸的天地——曲不断,人不散。

场馆介绍
中国国家大剧院由法国著名建筑师保罗・安德鲁设计。国家大剧院在巨大的绿色公园内被一泓碧水环绕着的椭圆形银色大剧院,钛金属板和玻璃制成的外壳与昼夜的光芒交相辉映。国家大剧院的四周是部分透明的金色网状玻璃墙...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西城区西长安街2号
地铁1号线、1路、4路、52路、22路、10路中山公园站或者天安门西站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