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剧院《百合花》的芭蕾“舞起来”
更新时间:2025-08-03 02:25 浏览量:2
上海芭蕾舞团
随着柔美的音乐声缓缓落下,洁白的百合花铺满整个舞台,雷鸣般的掌声在观众席间爆发。8月1日晚,上海芭蕾舞团原创芭蕾舞剧《百合花》在国家大剧院上演,演出现场,掌声与热泪交织,观众们在极具感染力的舞台呈现和海派芭蕾的细腻演绎中,共同见证了这部经典文学在新时代绽放光彩。剧中,饱含深情的舞段与浪漫唯美的画面共同构成感人至深的青春赞歌,在“八一”建军节当天,为首都观众带来了一场震撼心灵的视听盛宴。
舞台上,上芭首席主要演员戚冰雪以精湛的技艺和细致入微的情感塑造“新媳妇”一角,温婉娴静又饱含深情的江南女子形象顿时在舞台上鲜活起来。主要演员许靖昆精准刻画出“通讯员”的淳朴善良、困境中的勇敢抉择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以极具张力的足尖艺术将腼腆少年生动呈现在舞台。主要演员郭文槿以灵动的演绎和富有感染力的舞台表现为“大姐”这一角色注入鲜活的生命力,向观众传递出真挚动人的情感。
剧中诙谐幽默的“借被子”场景、唯美动人的双人舞、气势磅礴的群舞、充满江南风情的染坊群舞等层层铺展,上芭青年演员们以足尖为语,塑造出一个个生动鲜活、具有青春美感的人物。
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党委书记、总裁张颂华观看了《百合花》在国家大剧院的首演,对舞剧给予了肯定,他表示北京的首演很成功,特别感谢《百合花》主创团队的精心打磨和全体演职人员的倾力付出,演出现场的气氛特别热烈,演员们跳得一场比一场精彩,相信《百合花》一定会越来越好。
作为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委约项目,原创芭蕾舞剧《百合花》改编自茹志鹃1958年发表的同名小说,由著名作家王安忆担任编剧,著名编导王舸执导,汇聚国内顶尖主创团队,通过讲述通讯员、大姐和新媳妇因借被子产生的交集,将三人间如同百合花般纯洁美好的情感娓娓道来。自7月在上海成功首演后,舞剧引发热烈讨论,更重新点燃了大家对原著《百合花》的关注热潮。此次登陆国家大剧院是该作品开启全国巡演的第一站,剧中革命年代闪耀的人性光辉与青春信仰,让观众在艺术享受的同时获得了精神洗礼。
当经典文学作品以芭蕾的艺术形式绽放,舞台上扑面而来的清新、细腻与温润气息,展现出人性最本真的魅力。这份艺术震撼的背后,是全体演职人员连日来的全力付出——演员们7月30日抵京后立即投入排练,次日开启联排。
舞美团队7月28日抵京后连夜卸车至凌晨三点,当天上午又投入到紧张的装台工作。随着北京站首演的圆满成功,《百合花》这部在上海收获如潮好评的佳作,正带着团队的匠心与恒心,走向被全国更多观众认识与喜爱的艺术之旅。
开演前一周,上海芭蕾舞团团长季萍萍、艺术总监辛丽丽与《百合花》总编导王舸、主演戚冰雪、许靖昆、郭文槿来到国家大剧院经典艺术讲堂,为大家带来精彩导赏。“上芭演员表演功底扎实,甚至不逊于专业话剧演员。”王舸表示,此次舞蹈创作是在与演员的深度合作中,从人物本身特质出发反复打磨而成的舞蹈动作。
上芭艺术总监辛丽丽反复强调“练”字真谛——舞蹈是用肢体语言讲故事,必须通过千锤百炼才能呈现出故事发生年代特有的精气神,创排过程中,青年演员们不断突破自我,用奋斗的青春诠释着艺术的精髓。
“上海芭蕾舞团的青年演员在日复一日的排练中不断成长,在《百合花》中谱写出对青春、生命与信仰的崇高礼赞。”上芭团长季萍萍表示,“《百合花》是上芭用海派芭蕾讲述中国故事的一次深情探索,是继《白毛女》《闪闪的红星》等红色题材作品后推出的又一原创力作,展现出如同百合花般纯粹真挚的人性之美、温暖质朴的人情之美和蓬勃坚韧的生命之美。”
8月2日至3日,《百合花》将继续起舞国家大剧院,期待大家走进剧场,在海派芭蕾的演绎中感受穿越时空依然闪耀的人性光辉。
摄影:王崇玮、丁晓文、张挺、陈昀萱、马延丽
时间 | Date & Time
2025/8/1 19:00
2025/8/2 19:00
2025/8/3 14:00
地点 | Venue
国家大剧院·歌剧院
Opera House
National Centre
for the Performing Arts
向上滑动阅览
| 出品人 |
张颂华
| 总制作 |
季萍萍
| 艺术总监 |
辛丽丽
| 艺术顾问 |
赵汝蘅
| 联合制作人 |
陆益兵
| 编剧 |
王安忆
| 总编导 |
王舸
| 作曲 |
杨帆
| 舞美设计 |
秦立运
|光影设计 |
萧丽河
| 服装设计 |
崔晓东
| 人物造型设计 |
孙晓红
| 多媒体设计 |
吴光鑫
| 声音设计 |
刘奕
| 编舞 |
柳雯、张珅、陈琪
| 叙述 |
丁建华
| 创制/演出 |
上海芭蕾舞团
| 特别鸣谢 |
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
中共海安市委宣传部
南通艺术剧院
| 项目支持 |
国家艺术基金
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
市重大文艺创作资助项目
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艺术发展基金
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发展基金会
主创
编剧
王安忆
总编导
王舸
作曲
杨帆
舞美设计
秦立运
光影设计
萧丽河
服装设计
崔晓东
人物造型设计
孙晓红
多媒体设计
吴光鑫
声音设计
刘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