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国家大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李逸民散步碰到罗瑞卿,主动搭话:我和欧阳毅到你那儿上班好不好

更新时间:2025-03-11 19:25  浏览量:7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李逸民在人生的关键节点,总是带着几分戏剧性。1955年授衔,他是少将,而他的老搭档欧阳毅是中将。

有人替他鸣不平,他却一笑置之:“我已经很知足了,多少战友连名字都没留下。”这句话,既是对现实的坦然接受,也透着一丝岁月打磨后的豁达。

毕竟,他这一生,能活着走到这一步,已经是奇迹。

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李逸民,1904年出生在浙江龙泉,青春年少时一脚踏入了革命的浪潮。1925年,他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本来未来可期,可一场变故让他的人生彻底脱轨。1928年,他在上海被英租界巡捕逮捕,随后被引渡给国民政府,直接丢进了监狱。

这一关,就是整整十年。

牢狱十年,生死一线

如果说革命是一场豪赌,那李逸民无疑是那种抽到最差牌仍要死磕到底的人。

国民党方面其实一直没搞清他的身份,只知道他是共产党,但他咬死不松口。

这十年里,他被关在上海、苏州、南京等地监狱,日子比地狱还难熬。

最绝望的时候,他被捆在柱子上毒打,全身血肉模糊,可他硬是挺住了。

有人说,监狱最可怕的不是酷刑,而是被遗忘。

但李逸民偏不,他不仅活下来,还在狱中成立了党支部,组织同志们斗争。

他们争取改善待遇,甚至发动“罢饭”行动,让狱方不得不让步。

就这样,他熬到了1937年,第二次国共合作,党组织终于把他救了出来。

出狱后的新人生

从监狱出来后,李逸民没有时间感慨命运。

他被安排到延安学习,随后在抗日军政大学担任教员,接着又进入中央情报部、西北公学等机构。

十年牢狱让他的身体状况大不如前,无法再去前线打仗,但他的头脑依然清醒,依然能为革命培养人才。

抗战胜利后,他被派往冀热辽军区,后来又进入东北,负责建设工作。

按理说,以他的资历,应该能在军队里站稳脚跟,但现实是,他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地方工作,距离枪林弹雨越来越远。

一次散步,决定了他的军旅生涯

新中国成立后,李逸民回到北京,住在翠明庄组织部招待所,等待分配工作。

一天,他和老友欧阳毅外出散步,正巧碰上了罗瑞卿。

当时,罗瑞卿正在组建公安部,聊着聊着,李逸民突然来了句:“听说公安部队成立了,政治部还没定人选,我和欧阳去搞政治部怎么样?

这句话,直接改变了他的仕途。

罗瑞卿一听,拍板道:“就这么定了!”没多久,李逸民被任命为公安部政治部副主任,欧阳毅则是主任。1952年,他被评为正军级,1955年,正式授衔,成为少将。

他从不抱怨,甚至觉得自己很幸运

有人说,李逸民的军衔偏低,毕竟他的资历摆在那里。

但他自己却看得很开:“我们多少同志牺牲了,连名字都没留下。

我还能活着,还能享受如此优厚的待遇,已经很好了。”这句话,听着简单,却道出了那个时代无数人的心声。

1982年,李逸民在北京病逝,终年78岁。

他这一生,经历过战火、牢狱、风雨,也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和成长。

他没有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但他用另一种方式,为这个国家贡献了自己的一切。

有人说,他的一生像是一首低调而坚韧的歌,平稳却有力。

场馆介绍
中国国家大剧院由法国著名建筑师保罗・安德鲁设计。国家大剧院在巨大的绿色公园内被一泓碧水环绕着的椭圆形银色大剧院,钛金属板和玻璃制成的外壳与昼夜的光芒交相辉映。国家大剧院的四周是部分透明的金色网状玻璃墙...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西城区西长安街2号
地铁1号线、1路、4路、52路、22路、10路中山公园站或者天安门西站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