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戏曲亮相西北戏曲剧萃 奏响河湟新韵
更新时间:2025-04-04 07:59 浏览量:3
3月16至29日,西北戏曲荟萃展演于甘肃天水伏羲广场举办。这场汇聚西北五省(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艺术院团的戏曲盛事,搭建起传承与交流戏曲文化的广阔平台。青海省演艺集团与西宁艺术剧院作为青海戏曲界的杰出代表,凭借精湛绝伦的演出,让青海戏曲在大西北的舞台上绽放出独特光芒,赢得现场观众的热烈喝彩与业界的广泛赞誉。
精研细磨,经典好戏惊艳登场
此次展演规格极高、影响力大,吸引了众多优秀艺术院团踊跃参与。青海省演艺集团与西宁艺术剧院高度重视,从剧目选定、演员排练到舞台道具筹备,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青海省演艺集团平弦剧团演绎极具青海河湟地域特色的平弦戏折子戏《武大郎卖饼》。平弦戏起源于青海河湟地区,最初以坐唱曲艺形式在民间流传,其唱腔融合板腔体和联曲体,俗称“西宁赋子”。《武大郎卖饼》作为优秀传统戏曲折子戏,对演员基本功要求极高。演员们通过幽默诙谐的表演方式,配合扎实的武丑功底,将武大郎的憨厚朴实、勤劳善良以及生活的艰辛,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诙谐的情节逗得现场观众捧腹大笑,充分展现了青海平弦戏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西宁艺术剧院带来经典秦腔剧目《窦娥冤》。演员们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细腻的情感表达,通过婉转高亢的唱腔,将窦娥蒙冤受屈的悲愤与无奈演绎得淋漓尽致。当窦娥在刑场悲愤立下三桩誓愿时,那撕心裂肺的唱腔,直击观众心灵,让现场观众沉浸于剧情之中,深刻体会到传统秦腔艺术的独特魅力与感染力。
反响热烈,戏曲魅力征服观众
演出期间,现场气氛热烈非凡,观众反应十分踊跃。在《窦娥冤》的演出过程中,现场鸦雀无声,观众们沉浸在剧情之中,不少人眼眶泛红,为窦娥的悲惨遭遇而落泪。而《武大郎卖饼》上演时,演员们精彩的武丑表演和幽默风趣的情节,引得台下笑声不断,掌声、叫好声此起彼伏。许多观众表示,以前对青海戏曲了解甚少,通过这次展演,被青海戏曲独特的艺术魅力深深吸引,领略到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独特韵味。现场观众激动地表示“这次展演活动太精彩了!青海带来的《窦娥冤》让我感受到秦腔的深厚底蕴,《武大郎卖饼》又让我认识了别具一格的青海平弦戏”。
交流互鉴,开启戏曲新征程
此次青海省演艺集团和西宁艺术剧院赴甘肃参演,不仅是一场艺术表演,更是一次意义重大的文化交流。一方面,向外界展示了青海独特而又深厚的戏曲文化,有效提升了青海文化的影响力与知名度;另一方面,通过与其他地区艺术院团的深入交流,为青海戏曲的传承与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参演人员认为,这次活动收获颇丰,学到了很多新的表演技巧和理念,对今后的艺术表演有很大帮助。也让大家通过这次展演看到了青海平弦戏在更大舞台上的发展潜力,要不断创新传承方式,让这一地方剧种走得更远。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守正创新、融合发展、多措并举,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西部京剧和平弦戏、藏戏、秦腔等青海地方戏曲剧种,加强重点戏曲院团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业务技能提升。引导和带动全省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担负起传承振兴戏曲的责任,调动各方积极性,构建戏曲传承发展新生态,培育有利于戏曲活起来、传下去、出精品、出名家的良好环境,进一步完善戏曲保护传承工作体系,持续推动戏曲艺术的当代传承。通过开展送戏下乡、戏曲进校园活动、濒危剧种公益性演出等活动,促进我省戏曲事业的繁荣发展,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戏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