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国家大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樱花树下,这场开放式音乐会奏响春天

更新时间:2025-04-03 17:03  浏览量:1

徐汇区湖南街道音乐街区近日迎来一场艺术盛宴,上海交响乐团在此举办“樱花树下音乐会”。这场“零门槛”的开放式音乐会,将古典音乐融入街头巷尾,一场以音符为纽带的城市公共空间与市民生活的深度对话就此展开。

樱花树下,音乐与城市共呼吸

午后时分,随风飘落的花瓣成为天然舞台幕布,莫扎特的G大调第十四弦乐四重奏《春天》拉开音乐会的序幕。现场人头攒动:银发的爷叔在折叠椅上闭目颔首;年轻父母托着咿呀学语的孩子随节奏轻晃;有的市民则牵着自家的爱宠,一同享受这份春日的恬静;城市建设者们在工作的间隙,举起手机记录这一时刻。

演奏中,枝头传来的鸟鸣与跃动的乐声自然交融。当最后一支乐曲的余韵消散,掌声与欢呼声从石阶、花坛、树下各个角落响起。

现场同步推出的“樱花有约 一‘漆’一会”活动,让市民在聆听交响乐之余,体验漆艺非遗之美。观众扫码免费领取制作券后,可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完成漆扇创作。活动吸引众多市民驻足,春樱与漆扇相映成趣,扇面轻摇,美景在指尖流转。

开放空间,让艺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此次音乐会的举办地——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被乐迷们亲切地称为“馄饨皮”。现场观众中,既有通过社交平台慕名而来的新朋友,也有连续几年追着樱花花期赴约的忠实乐迷。“非常喜欢这种向市民开放的音乐会形式,让艺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居民陆女士感慨道。

2019年,上海交响乐团“打开”音乐厅,成为一个绿意盎然的公共区域,让周边的居民、路过的行人能随时进来赏绿休闲。成功移植的十几棵樱花树在每年三月下旬盛放,飘散着花香,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而去年开启的“樱花树下音乐会”,更为这片热土增添吸引力和活力。

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内还设有一条80米的互动长廊,既为市民提供休闲游览的区域,又可以在此举办开放式的音乐普及讲座。行走在这里,常常给人惊喜。从巴洛克到古典,再从浪漫到现代,音乐成为街区日常,成为市民“抬头可见、触手可及”的生活风景。

“樱花树下音乐会”的火热盛况,折射出市民对高品质公共文化空间的旺盛需求。地处徐汇区湖南街道,以淮海中路、汾阳路、复兴中路、宝庆路交会而成的音乐街区,作为沪上音乐文化核心地标,坐拥上海音乐学院、上海交响乐团、上海越剧院、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等院团机构,承载着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与音乐艺术资源。这里不仅拥有最密集的音乐演出机构、最集中的音乐人才群体,更形成了“音乐浸润生活”的独特人文生态。

湖南街道音乐街区

湖南街道深化“音乐街区治理力工程”,创新组建由46家党建与团建单位构成的“音乐街区共治委员会”。作为“音乐街区共治委员会”成员单位,上海交响乐团持续发挥文化的感召力,赋能街区发展。沉浸式音乐党课让社区党员们接受精神洗礼,仲夏夜送古典盛宴进社区,为楼宇白领定制“晚高峰音乐会”……十余年来,社区里的孩子们在“音乐好邻居”的陪伴下成长为小小音乐人。

“音乐街区共治委员会”通过开展党群共建、文明管理、环境治理、服务共享、平安管理和品牌共创的“六共”行动,推动街区治理与音乐生态融合发展,将各类音乐特色项目送进楼宇、送进街区,让更多市民体验到“家门口”的优质文化,实现了与音乐街区的“双向奔赴”。湖南街道持续深化音乐街区建设,深入践行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模式,在各职能部门、院团机构、区域单位、社区居民等共同努力下,探索形成更多的共建机制,把更多温暖与活力体现在党建引领音乐街区治理力工程中。

场馆介绍
中国国家大剧院由法国著名建筑师保罗・安德鲁设计。国家大剧院在巨大的绿色公园内被一泓碧水环绕着的椭圆形银色大剧院,钛金属板和玻璃制成的外壳与昼夜的光芒交相辉映。国家大剧院的四周是部分透明的金色网状玻璃墙...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西城区西长安街2号
地铁1号线、1路、4路、52路、22路、10路中山公园站或者天安门西站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