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成语故事丨高世之功
更新时间:2025-04-02 22:49 浏览量:6
高世之功
邯
郸
1
典源
西汉·司马迁《史记·赵世家十三》:夫有高世之功者,负遗俗之累;有独智之虑者,任骜民之怨。
2
释义
有超常功劳的人,遭到旧习惯的反对;有独特智慧的人,受到傲慢不讲理的人的怨恨。指超常的丰功伟绩。
3
故事
赵武灵王执政时期,面对赵国积弱不振的局面,大胆提出了胡服骑射的改革主张。实行这一主张,需要改变千百年来的传统习俗,因而遭到来自各方面的反对,阻力重重,举步维艰,为此他日夜忧虑。赵武灵王决定先得到大臣们的支持,他召集楼缓、肥义等人进行商议。
赵武灵王说:“如今中山国在我们腹地,北面是燕国,东面是东胡,西面是林胡、楼烦、秦国、韩国的边界,如果没有强大兵力的救援,这样下去国家是要灭亡的。要取得高出世人的功名,必定要受到传统世俗势力的反对。因而我想在赵国实行胡服骑射的改革。”楼缓赞赏地说:“很好。”赵武灵王接着说:“简子、襄子二位主君曾建立了不朽的基业,如今我想继承襄主的事业,开疆拓土,可是找遍世间也见不到这样的贤臣。建立丰功伟业的人,往往会遭受世俗人的指责。有超常智慧的人,往往会受到普通人的怨恨。如今我要穿胡人服装骑马射箭,并以此来教练百姓,可是得不到世人的理解,怎么办呢?”
肥义坚定地支持赵王的改革壮举,他鼓励说:“想做事如果犹豫不决,就无法成功。该行动的时候却顾虑重重,就不会成就功名。现在大王既然下定决心准备接受世俗之人的苛责,就无须顾虑他们的非议。追求至高道德的人,不能去附和世俗人的眼光;追求伟大功业的人,不会去理会凡人的浅见。从前舜帝跳苗族舞蹈去感化三苗,禹帝到不懂得穿衣服的部落脱去上衣,他们不是去放纵情欲而娱乐心志,而是用这种方法亲近对方,并借此来宣扬德政而使他们归附。愚蠢的人事情成功了还不明白发生了何事,聪明人在事情尚无迹象的时候就已经察觉到了。所以您还犹疑什么呢?”有了肥义等人的支持,赵武灵王决定开始推行强国富民的改革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