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金掩鬓”,藏着不少戏曲故事
更新时间:2025-04-02 21:15 浏览量:4
《家有收藏》今天继续带大家到江西省博物馆,来看由江西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蕲春县博物馆联合推出的“金玉流光映伊人—明代王妃首饰珍品联展”。本次特展共展出明代王妃首饰文物218件,件件样式丰富、精美绝伦,在时空的长廊里,邂逅金玉流光。今天要看到的是王妃首饰当中比较好玩又有趣的配饰——掩鬓。
掩鬓最初出现在明代,它的设计灵感主要来源于佛教艺术中的祥云形象,被赋予了更多的祥瑞寓意。在明代,女子们偏爱那种整齐划一,不露碎发的发式,而“掩鬓”这一独特的发饰,则恰好能在发线处起到压住头发的作用,使整体发式更加和谐统一,通常它们会以成对的形式出现,左右对称,给女子的发饰,增添了一份别样的韵味。
掩鬓通常饰以云朵纹,并辅以吉祥纹样进行装饰。在这个展柜中,展示了多种材质的掩鬓,包括纯金、金镶宝石以及金镶玉等,它们有着不同的题材。其中,除了常见的云纹花纹外,更有戏曲故事纹样,就比如这对以“关公秉烛夜读”为主题的掩鬓。
这《关公秉烛夜读春秋》的题材,其实就是出自三国时期,关羽被曹操俘获之后发生的事情。这套掩鬓就是截取其中的部分,一边掩鬓上是曹操给关羽安排了侍女仆从无数,另一边的掩鬓则是关羽正襟危坐,案桌前翻书阅读的场景,不过在这之间还是有潜藏故事的。
江西省博物馆馆员姚晗介绍,当时,曹操为了陷害关羽,故意将他与两位嫂嫂关押在一起,关羽为避叔嫂之嫌,将两位嫂嫂安置在房间内,自己却在屋外秉烛夜读《春秋》,关羽的行为是当时知礼守礼、讲信义的典范。在展柜的左边呈现了这一故事的上半部分,右边则是下半部分,两者串联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戏曲故事——“关公秉烛夜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