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传统戏台与青春校园的次元壁 戏曲雅韵走进南雅湘江中学
更新时间:2025-04-02 17:02 浏览量:3
为深入贯彻《2024-2025学年全省中小学全员文体活动实施方案》,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长沙市南雅湘江中学于3月31日联合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举办“雅韵三湘,艺进校园”戏曲文化主题活动。
该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唐军表示:“作为‘校长邀你来挑战’系列活动的文化延展,本次活动以传统戏曲艺术为核心,通过知识讲解、互动体验与经典表演相结合的形式,将为全校学生呈现一场文化盛宴。”
安心老师以灵动的身段与抑扬顿挫的唱腔,示范花鼓戏精要,学生模仿兰花指、踏云步,在角色扮演中触摸戏曲魂魄。那些镌刻在戏曲程式里的“你”(小生执扇)、“我”(青衣敛容)、“他”(花脸怒目)便不再是抽象符号,而成了穿越时空的棱镜。当《月亮粑粑》长沙童谣混着衡阳方言“乃几”“妹几”响起,外地学生跟唱红了眼眶——戏腔里翻涌的不仅是技艺,更是刻在乡音里的文化印记。
苏阿静老师耐心细致地讲解二胡等拉弦乐器地知识,前排学生轮流试拉琴弓。苏老师一曲《赛马》一响,全校师生不由地一起拍打节拍,如同奔驰在浩瀚的草原。少年们忽然懂得: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所谓文化传承,原是用弓弦在历史长河里刻下新的浪痕。
朱志祥老师振袖展开帝王十二章纹衮服,顷刻间将现代报告厅拖入戏曲衣箱的绮丽宇宙。当学生代表穿上明黄龙袍、朱红官服,戴上缀满珠翠的七凤冠、三斤重的头面;那件湘绣牡丹铺陈的闺门帔刚被清风卷起,便惹得满场“哇”声如潮涌——原来历史不用背诵,金线蟒纹早把礼制美学绣进少年眼底。
《刘海砍樵》的锣鼓点炸响时,传统戏台与青春校园的次元壁被打破。当“胡大姐你是我的妻咯”的唱词在梁柱间碰撞回响,前排男生拍腿击节,后排教师轻声跟唱。红绸翻滚如湘江浪涌,表演者们的每个眼神交递都在证明:最地道的民间艺术从不需要镀金舞台——少年们瞳孔里跃动的光,恰是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星火。
此次“戏曲进校园”不仅是一场艺术普及活动,更是一堂生动的文化自信教育课。南雅湘江中学将以此为契机,探索更多传承与创新并举的美育路径,为培养兼具民族情怀与国际视野的新时代少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