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国家大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全国政协京昆室:从幕后到台前,守护戏曲根脉的“文化桥梁”

更新时间:2025-04-02 10:12  浏览量:2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河中,形成了300多个戏曲曲种,其中京剧与昆曲被誉为“国粹双璧”。

面对现代文化的冲击,如何让这些戏曲古老艺术“活”下去并“火”起来?全国政协京昆室(以下简称“京昆室”)用行动给出了答案。这个成立近40年的机构,不仅是戏曲传承的守护者,更是连接传统与现代、官方与民间的文化桥梁。

京昆室诞生于1986年,最初是全国政协委员中戏曲艺术家、理论家及爱好者的联谊平台。随着时代发展,其职能逐步扩展为“振兴京昆艺术、推动文化传承”的专业机构。

例如,在十届全国政协期间,京昆室牵头启动“京剧音配像”工程,抢救了460部濒临失传的京剧剧目,为梅兰芳、程砚秋等大师的珍贵录音配像,留下活态传承的珍贵资料。

昆曲的复兴更体现了京昆室的深远影响。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后,京昆室通过调研提交的《关于加大昆曲抢救和保护力度的建议》直接促成中央拨款5000万元支持昆曲发展,并推动《中国昆曲精选剧目曲谱大成》的编纂,首次系统整理70部经典剧目曲谱。

1. 领导团队

卢展工

由全国政协副主席担任主任,如现任主任卢展工(2014年至今),顾问则包括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家正等资深人士。

2. 核心成员

汇聚戏曲界顶尖力量,如现任副主任包括京剧名家叶少兰、李维康、谭孝曾,川剧名家沈铁梅等戏曲顶尖人士,近几年京昆室成员还吸收了张建国、袁慧琴、董圆圆等中生代戏曲名家,形成“老中青”结合的传承梯队。

3. 跨界联动

成员不仅限于戏曲界,还包括文化学者、政策研究者等,例如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刘家强。原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等,中国文联原副主席杨承志等,助力政策与艺术的协同创新。

学术研究:组织编纂《中国昆曲曲谱大成》,将600年历史的工尺谱翻译为现代简谱,让古老艺术“看得懂、学得会”。

剧目创新:推动经典剧目改编,如前政协主席李瑞环亲自改编的《韩玉娘》(李主席亲自命名)《白蛇传》,在保留传统唱腔的同时融入现代价值观,使白素贞从“悲情角色”升华为“家国情怀的化身”。

韩玉娘

地方辐射:2022年指导北京市政协成立京昆室,叶少兰、张建国等参与揭牌并赠联“小小机构载国粹精华,大大平台聚精气神情”,带动地方戏曲生态建设。

全国政协京昆室用近40年证明:传统文化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流动的、生长的生命。抢救濒危剧目、学术研究、节目创新,京昆室的每一步都在回答“传统如何对话现代”的时代命题。“乘风逐浪新时代,润物有声”,这正是京昆艺术乃至所有传统戏曲薪火相传的密码。

场馆介绍
中国国家大剧院由法国著名建筑师保罗・安德鲁设计。国家大剧院在巨大的绿色公园内被一泓碧水环绕着的椭圆形银色大剧院,钛金属板和玻璃制成的外壳与昼夜的光芒交相辉映。国家大剧院的四周是部分透明的金色网状玻璃墙...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西城区西长安街2号
地铁1号线、1路、4路、52路、22路、10路中山公园站或者天安门西站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