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哪些事业单位在取消编制?
更新时间:2025-03-04 15:27 浏览量:6
根据近年来的改革政策,事业单位取消编制的范围主要集中在以下类型,但需要分情况理解是否“彻底取消”:
一、哪些单位在取消编制?
1. 经营类事业单位
这类单位有明确盈利性质,会直接转为企业,取消事业编制。例如:
宾馆、招待所(如政府下属的培训中心)
影剧院、影视制作公司(如地方文艺院团)
工程建设/维修单位(如市政养护公司)
农场、养殖场等农业经营机构
设计院、印刷厂等生产性单位
2. 部分公益服务类单位
如高校、公立医院等(属于公益二类),编制“只出不进”,新入职人员改为合同制,但单位仍保留事业单位性质,并非完全取消编制。
3. 工勤技能岗位
如司机、后勤等岗位,新招聘人员不再给编制,原有编制人员待遇不变。
二、是真的取消编制了吗?
分情况看待:
1. 完全取消:经营类单位(如宾馆、影剧院)确实转为企业,员工签劳动合同,脱离事业编制。
2.逐步取消:高校、医院等公益单位,新人不再有编制,但单位性质不变,老人编制保留。
3.保留编制:承担行政职能或基础公益服务的单位(如中小学、疾控中心)编制仍存在,但管理更严格。
三、普通人会受什么影响?
1.在职人员:老人老办法,待遇不变;新人新办法,签合同、考核更严。
2.求职者:经营类单位招聘变企业合同工;高校、医院竞争更激烈,稳定性下降。
3.大众服务:单位需提升效率,服务质量可能提高,但部分收费项目或增加。
总结
1.确实在取消:经营类、部分公益单位编制逐步退出,但非“一刀切”。
2.不必恐慌:涉及民生基础的单位(如学校、医院)仍受财政保障,稳定性较高。
3.改革目的:减少“铁饭碗”依赖,推动竞争和效率,长远看可能优化公共服务。
如需具体单位名单,可查看各地人社部门发布的改革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