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剧场|锁定4月5日!大型原创话剧《买河村的七月》济南首演
更新时间:2025-04-01 15:24 浏览量:1
记者从山东省话剧院获悉,4月5日晚,备受瞩目的国家艺术基金资助舞台艺术创作项目,山东省话剧院出品的原创大型话剧《买河村的七月》将在山东省会大剧院首演。
总导演晓蜚谈道:“在体验生活中,我偶然想起小时候看过的‘万花筒’,一转一幅画,千姿百态特别神奇。旋转的舞台既是时间轴也是我心中的‘万花筒’,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也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我想把买河村的故事变成万花筒中的一幅幅画片,诚实真切的表达他们用心过日子,期盼过上好日子的愿望……还有就是炙热的七月心里涌动着的那纯粹的飞扬的青春。”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精神价值与文化内涵很难在传统的戏剧表达中完整呈现。但创作者另辟蹊径,从治理黄河的历史中寻找切入点。从古至今,中华民族与黄河水旱灾害斗争不断,历经千年却始终难以改变黄河屡治屡决的局面,沿岸百姓也难以实现安稳生活。这一历史现象促使创作者思考:为何过去难以成功,而如今在“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思想指引下却能行?这一思考成为创作该剧的“源”与“根”,生动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一真理。
艺术表达上,晓蜚秉持着对真实的尊重,拒绝为制造戏剧冲突而编造虚假情节。在平静的生活中挖掘丰富的戏剧元素,构建内在的戏剧张力,展现鲜活的人物性格。为增加历史纵深感,剧中创造了村戏“悬鼓调”,通过祭河神的手法植入古代治河故事,搭建起一条贯穿历史的隧道,探索黄河文化与民族文化脉络。在舞台呈现上,打破传统话剧舞台多以“大段落幕式”“横向调度”为主的特点,采用全开放、多向调度结合、不切光、无场次的形式,以电影蒙太奇为手段,用主观视角和电影化表达,如同“万花筒”般呈现流畅、灵动的戏剧人物和情节,与观众共同营造真挚共情的假定性空间。“序”和“结尾”中远古祭河场面的设计,将黄河与黄河人、现在与远古紧密相连,铿锵有力又略带苍凉的“悬鼓调”唱腔,既致敬传统戏曲艺术,又体现了黄河人的宽广敦厚。
《买河村的七月》首演,将为当代话剧舞台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也将为观众带来了一次难忘的艺术体验。4月5日,山东省会大剧院,我们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