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国家大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公布 | 第八期国家大剧院青作计划展演作品

更新时间:2025-03-31 22:25  浏览量:4

第八期国家大剧院青年作曲家计划于2024年5月启动,延续第七期聚焦中国民族乐器的创新方向,以“中国弓弦乐器与管弦乐队协奏曲”为征集范围,进一步探索民族乐器与交响乐的融合碰撞,彰显中国音乐文化的当代生命力。截至目前,第八期“青作计划”已完成作品征集、预评与初评工作。经过严格的评审,评委专家组已评选出10部入围展演环节的作品。入围作品将于2025年11月底前由国家大剧院联合多家国内顶尖职业乐团,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等各专业演出场馆进行系列展演。

入围作品名单

(按作品编号/报名顺序排序)

01 《太阳·大舞》YC2024019

作曲:李萌能(自由职业)

灵感源自海子长诗《太阳》,以胡琴与乐队的对抗象征“无头战神”刑天的孤独抗争。全曲分为连贯的四个乐章:第一乐章模拟“不变的夜”,第二乐章刻画“永恒深渊”的漩涡,第三乐章表现“曙光追问”,终章迸发“献舞”的狂欢。作品以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视角,书写“刀刃向内”的悲壮与“向死而生”的战斗精神。

02 《绘·绮梦》YC2024048

作曲:薛艺飞(自由职业)

作品以二胡与管弦乐队为载体,通过三个乐章展现丰富多彩的梦境意象。核心线索“宫-徽-羽”音程(下行纯四度与上行大二度)在全曲中贯穿发展,通过管弦乐队模拟“古琴”与二胡形成对话,以多调性叠加呈现戏剧化音色对比。作曲者意在探索民族乐器和管弦音响结合所散发的“人文气息”,赋予古老乐器当代语境下的“新韵”。

03 《燕》YC2024059

作曲:张贺程(自由职业)

“燕”既指迁徙万里的雨燕,亦喻北京古称“燕地”。作品共两个乐章:第一乐章以富有活力的快板刻画雨燕穿云破雾的矫健身姿;第二乐章以柔板-小进行曲-柔板三段体结构,展现燕地的历史厚重与人文风貌。作品融入京胡、锣鼓经与板腔变化,借胡琴与乐队的交融,将三千年燕赵大地的慷慨悲歌化作跨越古今的幻想诗篇。

04 《哭笑鸟》YC2024069

作曲:冯子慧(中央音乐学院)

灵感源自北宋梅尧臣同名诗,“其音哭且笑,哀乐讵能分”。作品打破悲欢界限,以二胡与乐队的对抗象征人性中的矛盾共生:时而激越如狂笑,时而幽怨如恸哭——在弦乐高潮与定音鼓轰鸣中,笑与泪交融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作者以鲜明的音响张力,叩问生命的本质:“世界令你大笑,还是令你哭泣?”

05 《与子瞻同游》 YC2024074

作曲:蒲天(新英格兰音乐学院)

作品以苏轼诗词为精神内核,二胡独奏化身诗人穿越时空的旅伴。以苏轼的贬谪生涯为脉络,通过二胡与管弦乐队的对话,再现诗人旷达洒脱的生命气象。音乐如穿林风雨与竹杖芒鞋,既有狂风暴雨的冲突对抗,亦含“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境界。作品将苦难淬炼为诗意,诠释中国文人“以心转境”的精神传统。

06 《韵神》 YC2024084

作曲:李子傲(中央音乐学院)

标题取自湖南方言“运神”谐音,寓意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的精神状态。作品意在挖掘二胡演奏技巧语调化与音乐本身的平衡,并融合现代作曲技法,将湖南民间音乐素材做夸张化、戏剧化的处理。二胡与乐队交相辉映,或风趣诙谐、或深情款款。幽默的市井智慧与深沉的乡土情结在音符间共生,探索民间音乐“俗中见雅”的当代可能。

07 《山居秋暝》YC2024093

作曲:林璐馨(上海音乐学院

改编自王维同名山水诗。二胡独奏如隐者独白,诉说着人生的起伏与变迁;乐队则构建空山新雨、明月松照、清泉石流的澄澈意境,为二胡的旋律增添了一份静谧与和谐。作品以松风明月为笔,勾勒出古代诗意中超然物外的淡泊心境,同时将山居的禅意化作一面明镜,映照出现代人寻找内心安宁的永恒追问。

08 《忆雪原》YC2024110

作曲:阿拉坦茂尼(上海音乐学院)

这是⼀个关于⽆垠与纯净的故事。⼀望⽆际的雪原上,时间仿佛在此停滞。脚步的印记转瞬即逝,唯有无尽的思绪诉说着冰封的过往。低沉的和弦如冬日的地平线,延绵⽆尽,⽽⾼亢的音调则如阳光反射在冰晶上,闪烁着希望的微光。雪花随旋律的气息流转,带领人们穿越时间与记忆,触摸冰层下蛰伏的春天。

09 《临江仙》 YC2024115

作曲:王一涵(中央音乐学院)

作曲:王一涵(中央音乐学院)

《临江仙》是一幅静夜临江画,也是一幅枯木怪石图。作者借苍凉坚劲的秦腔,以“欢音”与“苦音”象征苏轼一生的风云变幻、起落无常。作品以苏轼词中五个意象“万顷茫然”“轻舸竞渡”“悲风遗响”“天涯踏尽”“渔樵江渚”为小标题,表达从昂然、到受挫、再到抗争、最终回归静谧和悲悯的生命苦旅——“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作曲:余忠元(中央音乐学院)

作曲:余忠元(中央音乐学院)

二胡协奏曲《尘世之网》通过二胡的旋律与音群,在多变的管弦乐色彩中穿梭,刻画出生命在尘世当中蜿蜒前行的过程——在迷障中左冲右突,不断寻觅真我与真爱,最终逐渐通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清凉世界。作品融合德奥现代风格与东方禅思,展现个体在世俗与超脱间的永恒博弈。

注意事项与联系方式

所有入围展演作品一经查证有任何抄袭等有悖章程的行为,将立即取消继续参赛的资格,国家大剧院青年作曲家计划组委会将保留诉诸法律的权利。

电子邮箱:youngcomposer@chncpa.org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2号 国家大剧院青年作曲家计划组委会

邮政编码:100031

场馆介绍
中国国家大剧院由法国著名建筑师保罗・安德鲁设计。国家大剧院在巨大的绿色公园内被一泓碧水环绕着的椭圆形银色大剧院,钛金属板和玻璃制成的外壳与昼夜的光芒交相辉映。国家大剧院的四周是部分透明的金色网状玻璃墙...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西城区西长安街2号
地铁1号线、1路、4路、52路、22路、10路中山公园站或者天安门西站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