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国家大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 | 第22届“金刺猬大学生戏剧季”微短剧单元微短剧之星:《我的朱苦拉》主创创作谈

更新时间:2025-03-30 02:37  浏览量:6

编者按:2024年11月17日,第22届“金刺猬大学生戏剧季”暨“校园原创文化精品展演”颁奖典礼在北京市朝阳区文化馆拉开帷幕。全国20个省市32所高校的300余名师生齐聚颁奖典礼,现场揭晓了金刺猬单元和微短剧单元各10部优秀剧目,以及各单项奖获奖结果。以下是荣获微短剧单元微短剧之星的《我的朱苦拉》主创创作谈。

“王文涛”的思考

袁梓淇:我在饰演王文涛时,一开始并没有真正了解王文涛是个怎么样的人,也没有从实际出发考虑王文涛为什么要去当大学生村官,在面对村民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时,我也只是觉得王文涛内心满腔热血,毫无怨言,是个“伟大”的人。就因为这样,每当我说台词的时候,所有人都觉得我在喊口号,少了我是一名大学生村官的真实感。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做了一个训练,团队中所有同学都以剧中角色身份的口吻对“我”说一句话,随即“我”从内心出发说出自己听到这些话的想法。大家一说话就在抱怨“我”到底能不能解决村里的问题:“你能为我们干点什么呢?”我每次的回复都是:“请你们相信我,我一定会好好解决的。”

可是王文涛真实的内心是什么?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怀着理想、带着干劲来到一个远离家乡的条件艰苦的乡村,准备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时,却发现每天面对的都是一些小事,王文涛的内心肯定有过迷茫。可就在与村民们的朝夕相处下,王文涛也渐渐适应了朱苦拉村,朱苦拉村也渐渐接受了他,这才让他找到了大学生村官的意义。这次训练让我明白,在塑造人物上,一定要从真实情感出发去丰富角色内心,要塑造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尊“伟大”的雕像。

“文涛母亲”的思考

毕可欣:文涛母亲最清楚文涛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他正直、勇敢,但在母亲心里却永远是那个会在打针时候哭的小孩。

他奔赴了自己的理想,却“背离”了母亲的想法,母亲只希望他平安健康。在王文涛去世后,母亲终于踏足了儿子为之献出生命的地方,我想,她没来之前一定是悲痛的、怨恨的、不解的。到后来逐渐了解儿子工作的内容和意义后,发生了思想上的转变,她开始理解儿子,开始感到欣慰、骄傲、自豪。只有知道了角色内心的感受后,我才准确地演绎出了剧中母亲对其他人的态度、对事件的看法。


乡亲们集体感谢文涛母亲

剧本是如何充实的?

《我的朱苦拉》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剧本的原型人物是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的一名学生,他因为听到了《朱苦拉》这首歌而对朱苦拉村产生好奇。村子隶属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平川镇,比起昆明来说,那里生活相对艰苦,而王文涛在朱苦拉村奉献了自己的时间甚至生命。当看到这个新闻时,剧社指导老师很震撼,因为这种奉献的精神真真切切地存在于我们身边,老师有了想把剧本写出来的念头。

但我们对“他”的了解很少,只能从两篇新闻报道中找到“他”的经历,从新闻出现的人物中塑造出了村支书和妈妈这两个与主人公王文涛息息相关的重要角色。而村民一开始只是一群村民,在不断地对词排练中,才把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单立出来。最初,剧本中的很多村民形象都只是寥寥一笔,后来我们想到,可不可以通过具体的人物来体现一整个村的状况,体现村民们的日常生活。随后,我们联系实际刻画人物形象。一个村之所以落后,缺少劳动力是关键因素。因此,我们想到了阿奶和爷爷,农村有留守儿童是常态,所以创作出了阿香。但还需要一些有趣的角色,我们就想到了柑橘园的阿姐,一开始阿姐只是单纯的脾气暴躁不好惹,但阿姐脾气暴躁的原因是什么呢?老师让我们深度解析每一个人物,从自己的角色出发去想这个人物为什么是这样。我们想到,阿姐脾气暴躁的原因是懒汉没有长进,耽误了收柑橘的进度。在王文涛的影响下,懒汉也没有一直懒下去,在话剧的最后,他变成了家中支柱。

在那天晚上,我们所有人围读剧本,一个字一个字地修改,形成了现在的《我的朱苦拉》!

场馆介绍
中国国家大剧院由法国著名建筑师保罗・安德鲁设计。国家大剧院在巨大的绿色公园内被一泓碧水环绕着的椭圆形银色大剧院,钛金属板和玻璃制成的外壳与昼夜的光芒交相辉映。国家大剧院的四周是部分透明的金色网状玻璃墙...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西城区西长安街2号
地铁1号线、1路、4路、52路、22路、10路中山公园站或者天安门西站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