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国家大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北京育新学校陈国荣:戏剧教育是一场向内探索的旅程

更新时间:2025-03-28 09:16  浏览量:4

中国网讯 3月27日,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在北京天通苑艺术中心成功举办“以美培元 戏剧育人”十二年一体化戏剧课程建设现场会。会上,育新学校展示了多部学生原创剧目和屡获各级各类的奖项的丰硕成果,更以“三级课程体系”“集团化资源共生”等创新实践,为“双减”时代的美育改革提供了鲜活样本。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校长、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回龙观育新教育集团总校长、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房山育新教育集团总校长陈国荣】

会上,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校长、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回龙观育新教育集团总校长、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房山育新教育集团总校长陈国荣系统阐释了学校“全息浸润•多元生长”的三级课程体系:

融创基础课程:将戏剧元素融入语文、历史等学科,通过“读者剧场”“论坛剧场”等形式破解教学难点;

延展生长课程:依托选修课、社团活动打造音乐剧、英文戏剧等八大社团矩阵,激发学生从“参与者”到“创作者”的蜕变;

探界领航课程:为艺术特长生提供博物馆大剧院课程、名著艺读等深度学习路径,与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等机构合作,推动专业发展。

陈国荣强调:“戏剧不仅是艺术形式,更是育人本源。我们通过‘鉴—演—创—研’的实施路径,让学生在角色体验中塑造人格,在文化传承中增强自信。”

记者了解到,育新学校深耕戏剧教育已有十余年,学校“全息浸润•多元生长”的三级课程体系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覆盖了全校1.2万余名学生,是全国首个贯穿小学至高中十二年的学校,育新学校也因此名列北京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海淀区素质教育标杆校。

陈国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二年一体化课程设计采用“素养进阶”的培养方式,设计了纵向贯通的学段分目标。例如,小学阶段侧重“戏剧启蒙”,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兴趣;初中阶段注重“分析思辨”,引导学生探究剧本背后的社会议题;高中阶段则强调“批判创新”,鼓励学生参与创作与深度研究。同时,通过跨学段协作任务,如高中生指导小学生排演剧目,实现经验传承与思维进阶。

陈国荣表示,集团化办学将有效助力戏剧课程资源共享,比如我们建立了集团内“学科戏剧资源库”,实现九校区课程同步更新。同时,与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等机构合作,开展“青少年戏剧创客营”,将学生原创剧目搬上专业舞台。未来计划深化“艺术家驻校”机制,邀请更多导演、编剧参与教学,并拓展国际交流,引入全球优质戏剧教育资源。

陈国荣认为,戏剧教育是一场向内探索的旅程。在竞争激烈的现实中,它为学生提供了表达自我、理解他人的空间。通过角色体验,他们学会共情与批判性思考;通过集体创作,理解“我”与“我们”的共生关系。这种能力不仅是艺术素养,更是未来公民不可或缺的生命底色。

未来,海淀区将以此次现场会为起点,持续推动戏剧教育与学科教学、社会资源的深度融合,让教育真正回归“人的成长”本质,为全国美育改革书写璀璨篇章。

场馆介绍
中国国家大剧院由法国著名建筑师保罗・安德鲁设计。国家大剧院在巨大的绿色公园内被一泓碧水环绕着的椭圆形银色大剧院,钛金属板和玻璃制成的外壳与昼夜的光芒交相辉映。国家大剧院的四周是部分透明的金色网状玻璃墙...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西城区西长安街2号
地铁1号线、1路、4路、52路、22路、10路中山公园站或者天安门西站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