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票看戏是上海最亮丽的风景” 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即将首度落地申城
更新时间:2025-03-25 15:22 浏览量:6
东方网记者柏可林3月25日报道:3月25日上午,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新闻发布会在上海召开,宣布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评活动将于5月8日至21日在上海隆重举办。
届时,涵盖11个戏曲剧种和话剧、舞剧等戏剧艺术门类的17位演员将齐聚申城,为广大观众奉献17场精彩纷呈的演出。
中国戏剧梅花奖是由中央批准,中国文联、中国剧协共同主办的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自1983年创办以来,梅花奖始终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着眼于育新人、推精品,至今已走过42年的光辉历程。
此次梅花奖首度落地上海,以“梅花竞放、戏聚东方”为主题,将通过多种创新元素,进一步彰显上海这一国际大都市的文化魅力。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话剧表演艺术家濮存昕表示:“买票看戏,这是上海最亮丽的风景线,也是上海文化消费市场欣欣向荣的重要标志。”
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涌泉介绍,本届梅花奖初评经全国院团上报、各省市剧协推荐,共有62名优秀戏剧演员进入初评,包括戏曲51人、话剧4人、歌剧2人、舞剧4人、儿童剧1人。在公平公正原则下,经初评评委集中审看录像、审慎研判,以记名投票方式产生了17名演员进入终评,包括戏曲演员14名、话剧演员2名、舞剧演员1名。梅花奖终评将以剧目现场展演的形式进行,经终评评委现场观摩后,差额评出15名获奖演员,结果将于5月21日晚举行的“中国戏剧梅花奖、曹禺戏剧文学奖颁奖晚会”上,与第26届曹禺戏剧文学奖的5部获奖剧作一同揭晓。5月22日,组委会还将举办本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奖演员座谈会和下基层慰问演出等活动。
本届入围终评的演员呈现出剧种多样化、地域分布广的特点,涵盖了北京、上海、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湖南、江苏、福建、浙江、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涉及京剧、昆剧、河北梆子、秦腔、曲剧、婺剧、锡剧、湘剧、蒲剧、柳子戏、台州乱弹以及舞剧、话剧等多种戏剧表演艺术门类。17名演员中,既有来自国家级、省市级重点院团,也有来自基层和民营剧团,年龄最小的是31岁。35周岁以下青年演员共有5位,是2015年奖项改革以来最多的一届。
本届入围终评的剧目充分体现了“三并举”原则,既有整理改编传统戏,也有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其中,最能够展现演员艺术功底的整理改编传统剧目在本届终评中占比最大,包括京剧《铡判官》、昆剧《烂柯山》、秦腔《焚香记》等。入围本届终评的新编历史剧(古装戏)包括湘剧《夫人如见》、蒲剧《精卫填海》等,以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笔触再现了深入人心的历史人物和经典故事。入围本届终评的现代戏京剧《智取威虎山》、曲剧《信仰》等则实现了红色题材的艺术表达。此外,入围本届终评的话剧《四世同堂》《主角》均改编自经典文学作品,在保留原著思想精髓的基础上实现了作品文化内涵的戏剧升华。舞剧作品《朱鹮》则以中国古典舞的现代化,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本届梅花奖在评选中首次开辟了民营剧团的申报通道,让广大的民营戏剧力量参与这一奖项有了制度保障,其中一家民营院团成功入围本届终评。本届梅花奖还鼓励未曾获奖的地域、剧种的演员参评,入围本届终评的剧种不仅有全国性或省级大剧种,还包含了柳子戏、台州乱弹等稀有剧种,促进戏剧全面繁荣。
据悉,除了17台“竞梅”剧目集中展演外,本届梅花奖还将开展34场演前导赏及演后谈、1场主题研讨会、1场获奖演员惠民演出等系列活动。演出票务将首次采用市场运营与惠民公益相结合的方式,吸引更多人群走进剧院。活动期间还将在商业街区开展“梅花绽放在上海”商圈快闪展,形成全城开花、处处有戏的生动局面。“我愿意在今年5月的时候,当一个普通的观众,跟上海观众一起坐在台下,为这些演员鼓掌。”濮存昕说。
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最终花落谁家?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