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国家大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天水文旅嘉年华·特刊③|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会长黎继德:一次真正接地气的戏曲展演🍃

更新时间:2025-03-22 10:08  浏览量:6

芳华盛起,锦绣天水。当三月的春风轻拂“羲皇故里”,龙城广场的玉兰在渭水初融的波光中绽放,将一城锦绣编织成诗……

3月至5月,“天水文化旅游嘉年华——2025年春季文旅宣传推广活动”在天水举办。其间,我市举办的一系列演出盛宴、美食品鉴、文创展览、趣玩畅游等精彩活动轮番上演,旨在让前来打卡的游客亲历一段难忘的休闲之旅、文化之旅、寻根之旅。

天水素有“陇上江南”之美誉,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这座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陇上名城,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在这个春日,就让我们与您一起听大戏、品美食、赏美景,领略八千年文化底蕴与春日天水的独特魅力。

□新天水记者 何喜田

三月的龙城天水,阳光明媚、玉兰绽放,“跟着艺术游甘肃”西北戏曲荟萃展演活动日前在伏羲广场盛大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戏曲表演学会、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天水市人民政府主办,来自西北五省的33家院团参演,这也是天水第一次举办如此规模的戏曲荟萃展演。展演期间,记者采访了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会长黎继德。

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会长黎继德

黎继德,著名戏剧理论家、批评家、翻译家,多次担任中国戏剧梅花奖、曹禺剧本奖、群星奖等评委。访谈是在后台候演区开始的。虽然地点简陋,但谈起这次展演活动,谈起天水,黎继德却是无比开心,言语间毫不掩饰对天水的赞美之情。

黎继德虽然来天水次数不多,但对天水耳熟能详。他眼里的天水,既是一座有着大地湾、麦积山这样历史深厚积淀的历史文化名城,更重要的天水是中国秦腔艺术的发源地。大秦之声,从这里走出,发散出了灿烂的光芒。

因着历史的原因,天水有着广泛的戏曲群众基础,这块乐土上诞生了许多戏曲表演艺术家,如以眉户戏《梁秋燕》闻名全国的李瑞芳,西北名净米新洪,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袁丫丫等。

通过几天的演出和观看,黎继德感受颇深。这次在天水举办的“跟着艺术游甘肃”西北戏曲荟萃展演活动,不仅只有秦腔一个剧种,也包括了西北的其他剧种,比如甘肃的陇剧、西和的影子腔,陕西商洛的花鼓戏、富平的阿宫腔、汉中的汉调桄桄,还有青海的平弦戏,其中有一些小剧种还是第一次在天水演出,可以说,这样的荟萃展演让老百姓既大饱了眼福,也大饱了耳福。

在演出形式上,此次展演与任何一次都不一样,既没在剧场演出,也没卖票演出,而是在伏羲广场这个大广场进行开放式演出。广场演出,就是最接地气的演出,仿佛回到了戏曲的演出原点,只要是对戏曲感兴趣的观众,都可以自愿来看。因为他们热爱秦腔,热爱各种戏曲,这就跟别的歌舞或商业演出非常不一样。另外,在大广场演出,真正体现了还戏于民,体现了戏曲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在黎继德眼里,只有老百姓喜欢的戏曲,老百姓支持的戏曲,老百姓热爱的戏曲,才是最有可能生存和发展的戏曲。用他的话说,“中国戏曲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观众支持、观众喜欢、观众热爱的发展史。离开了观众,戏曲就失去了根基”。

谈到天水的戏曲观众,黎继德惊讶之余,更多的是感慨。天水是西北有名的戏窝子,戏曲观众的热情之大、之踊跃、之高涨,是在其他地方见不到的。也正是因为有了人民群众的热爱,秦腔艺术的发展也就有了最根本的动力和最持久的后劲。

听着从前台传来的热烈掌声,黎继德动情地说:“这样的热爱,体现了我们戏曲发展的一种理想和目的,也体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需要。”

担任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会长后,黎继德常年奔走于戏曲演出的一线,他经常谈的一个问题是,戏曲究竟要“为谁写”“为谁演”?通过在天水的展演,他的心中其实已经有了答案。黎继德告诉记者,第一是要为人民、为大众写戏。那些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我们的戏曲应多反映普通百姓的生活,表达他们在新时代的命运、思想和情感,只有贴肉贴心了,老百姓才喜闻乐见。第二是要为时代而演。所谓“舞台小世界,世界大舞台”,说的就是戏剧和我们这个时代的关系。在如今繁盛、多元的文化大背景下,戏曲更应该为时代放歌,和时代同脉共振。

场馆介绍
中国国家大剧院由法国著名建筑师保罗・安德鲁设计。国家大剧院在巨大的绿色公园内被一泓碧水环绕着的椭圆形银色大剧院,钛金属板和玻璃制成的外壳与昼夜的光芒交相辉映。国家大剧院的四周是部分透明的金色网状玻璃墙...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西城区西长安街2号
地铁1号线、1路、4路、52路、22路、10路中山公园站或者天安门西站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