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国家大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戏”春分、品非遗、体农事——2025年兴庆区优秀传统文化(戏曲)进校园启动

更新时间:2025-03-20 22:54  浏览量:7

3月20日,正值春分,暖阳照耀大地,万物焕发生机。在这个充满希望的节气里,2025年兴庆区优秀传统文化(戏曲)进校园活动在兴庆区唐徕小学通南校区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节气润校园——春分雅集”为主题,由兴庆区委宣传部、兴庆区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兴庆区教育局主办,兴庆区文化馆、兴庆区唐徕小学通南校区、兴庆区第二十二小学共同承办。

此次活动将优秀传统文化(戏曲)进校园与“兴庆说节气”紧密结合,以非遗、戏曲、节气、民俗为纽带,为师生们奉献一场融合传统文化展演、艺术欣赏、农事体验与民族团结教育的思政盛宴,致力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在校园里绽放光彩。

活动当天,唐徕小学通南校区内洋溢着浓浓的春意,热闹非凡。活动伊始,师生们走进通南校区的农耕文化馆。馆内陈列着不同时期传统农耕文化的生活场景和各类物件,在小讲解员绘声绘色的讲解下,同学们仿佛穿越时空,沉浸式感受农耕生活,深入了解传统农耕文化,领略春分时节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

操场上,一场充满地域风情的秧歌、社火民俗表演火热上演。舞狮活灵活现、旱船摇曳生姿、秧歌欢快喜庆、丑角诙谐幽默,同学们被精彩的表演深深吸引。他们先认真观摩,随后积极参与学习,有模有样地扭起秧歌、耍起社火,在互动中真切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紧接着,兴庆区优秀传统文化(戏曲)进校园专场文艺演出正式开场。兴庆区第二十二小学红领巾主持人社团带来的诗歌朗诵《我喜欢红色》,同学们用饱含深情的诵读,抒发对诗歌和春天的热爱,为演出奠定了良好的氛围。唐徕小学通南校区的舞蹈《最靓的仔》活力四射,展现出少年的青春风采。《上春山》《黄梅悠悠》《民族大联欢》等舞蹈各具特色,或展现春日美景,或演绎经典戏曲韵味,或传递民族团结情谊;杂技《转碟》《高空蹬车》惊险刺激,令人惊叹;非遗川剧变脸神秘莫测,瞬间变换的脸谱引得阵阵欢呼;民乐箜篌演奏如天籁之音,余音绕梁。朗诵协会的老师们带来的《春分,时光里的诗意转折》,让同学们领略到朗诵艺术的魅力,感受春分节气蕴含的诗意。刚在宁夏春晚舞台上大放异彩的二十二小学舞蹈队,带来舞蹈《阳光下的红领巾》,凭借精彩的表演赢得现场师生的热烈掌声。最后,戏曲舞蹈《梅花赋》将演出推向高潮,演员们精美的妆容、华美的服饰、优美的舞姿,让师生们沉浸在戏曲艺术的独特韵味中。

除了精彩的文艺演出,活动现场的非遗展示体验互动区也备受关注。掐丝珐琅、剪纸、扎染、金丝沙画、黄河石画、葫芦烙刻画等非遗项目吸引众多同学驻足观看、踊跃体验。兴庆区第二十二小学掐丝珐琅社团的同学们与唐徕小学通南校区的同学结成对子,共同制作掐丝珐琅作品,交流学习心得,在合作中传承非遗技艺。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春分祭日”的生态智慧,“阴阳相半”的自然哲学也能从蚯蚓松土中得到体现。在农事体验区,两校师生共同参与植树、挖蚯蚓活动。师生们亲手种下的一棵棵小树苗,为校园增添新绿,也种下两校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此外,同学们还体验了农机使用、磨豆浆、做豆腐等农事活动,感受传统农耕的乐趣与艰辛。

截至目前,兴庆区优秀传统文化(戏曲)进校园活动已走进了辖区内32所中小学,先后举办了百余场活动,惠及师生超过3万人次。随着活动的持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的推广渐入佳境,活动形式不断创新,内容更加贴近学校和学生的需求,取得显著成效。如今,学校愈发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学生参与热情高涨,各类传统文化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兴庆区文化馆馆长刘娟介绍,每一届活动举办前,都会深入调研,精心策划、周密准备。活动结合各校实际情况,以师生们喜闻乐见、广泛参与、互动性强的方式开展,不仅增进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体验,丰富校园精神文化生活,还催生大批传统文化特色校园、社团、兴趣班和课后延时服务项目,让校园传统文化氛围愈发浓厚,学习热情持续高涨。今年,兴庆区优秀传统文化(戏曲)进校园活动还将评选出两至三所“示范校”“样板校”并予以表彰,推动活动更加规范化、体系化,构建优秀传统文化(戏曲)进校园的长效机制。(通讯员 何然)

场馆介绍
中国国家大剧院由法国著名建筑师保罗・安德鲁设计。国家大剧院在巨大的绿色公园内被一泓碧水环绕着的椭圆形银色大剧院,钛金属板和玻璃制成的外壳与昼夜的光芒交相辉映。国家大剧院的四周是部分透明的金色网状玻璃墙...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西城区西长安街2号
地铁1号线、1路、4路、52路、22路、10路中山公园站或者天安门西站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