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造”芭蕾舞剧《归来红菱艳》在京上演
更新时间:2025-09-07 22:04 浏览量:1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周双双
“这是我第一次知道,重庆也有这么好的芭蕾舞作品。在网络平台上看介绍时就对这部剧充满期待,这次我还专门买了10多张票请家人朋友来一起看,实在是超出预期!”9月7日晚,北京市民于鑫淼满怀笑意地走出中央歌剧院,向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表达了对“重庆造”芭蕾舞剧《归来红菱艳》的喜爱。
演出现场。记者周双双 摄
当天,作为入选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的唯一重庆文艺精品,也是全国22部优秀舞台艺术作品中唯一的芭蕾舞剧,《归来红菱艳》在这里开启两场连演的序幕。
18:40,距离演出开始时间尚早,不少观众便踏着落日余晖进入中央歌剧院,记者在现场看到,他们或是拿着票根在巨幅海报前合影,或是仔细观看场刊,表达着对剧目的期待。
观众早早地来到演出现场。记者周双双 摄
《归来红菱艳》以“中国舞蹈之母”戴爱莲抗战时期在重庆的经历为原型,讲述了爱国艺术家“莲”从英国回到战火纷飞的重庆,在中国共产党党员“轩”的引领下,以舞为战激励民众斗志、在育才学校抚育战争难童、发展民族舞蹈事业的动人故事。
抗战时期,重庆经历了侵华日军长达6年10个月的轰炸,山城人民以“愈炸愈强”的不屈精神,在废墟中书写坚守,于硝烟里传递希望,铸就了一座炸不垮的精神堡垒。上半场,舞台上的场景随着剧情的推进不断变换,极具重庆辨识度的布景令人眼前一亮。无论是错落有致的吊脚楼、层层叠叠的石板阶梯,还是细雨朦胧的山城街巷,都将战时重庆的自然与人文风貌生动地展现在观众眼前,剧中还融入了秀山花灯与重庆经典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演员们精湛的表演更是令人赞叹,他们用足尖划过破碎的大地,以优美而有力的肢体语言,展现了“莲”等人物在抗战时期的坚韧与不屈。
剧中有黄桷树、石板阶梯等重庆元素。记者周双双 摄
下半场一开始,“莲”带领学童们在轰炸中坚持排练和义演,尽管狂风呼啸、电灯熄灭,但舞者手中蜡烛汇聚的火苗,照亮了舞台,也照亮了人们心中的希望,现场气氛逐渐高昂。而当演出临近尾声,一队舞者撑开衣裙,如展翼的白鸽缓缓登台,那是大家盼望已久的新时代的映射。当所有“白鸽”都穿着红色的足尖舞鞋翩翩起舞,全场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重庆芭蕾舞团艺术总监、芭蕾舞剧《归来红菱艳》总导演刘军介绍,自2023年首演至今,该剧已在全国演出90余场,经过不断巡演和修改,推出了5.0版本。“此次进京演出的最新升级版在剧情主线上更加凝练,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和信仰力量塑造得更加鲜明,妆造、舞美等也更加新颖。”刘军说,希望观众通过剧目不仅有穿透历史烽烟的震撼,也能深刻体会先辈用生命书写民族的尊严与荣光的精神内涵。
9月8日19:30,新重庆客户端等平台将对《归来红菱艳》演出进行直播,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