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国家大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红高粱精神”是啥精神?

更新时间:2025-08-31 06:51  浏览量:3

根据《红高粱家族》改编的歌剧《红高粱》即将于9月27日至10月3日在国家大剧院首演。在宣传时,竟然将其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联系,借机高调推出所谓的红高粱精神。

那么,红高粱精神是什么精神呢?

任何一种植物或动物,非要给它弄出一种什么品质或是精神,再怎么牵强附会,多少也总是有的,比如,梅兰竹菊等,自古文人雅士就多赋予其一定的高雅品质;再比如,常拿来说人不灵光时“比猪还笨”的“笨猪”,任人宰割,供人食用,可以说它有自我牺牲的奉献精神。

红高粱,是一种农作物,它和其他农作物一样,经过人们的培育耕种,成为养活人类的粮食,人们可以爱它、必须爱它,但把它作为一种抗日的精神,不但太过牵强,而且有点荒诞。因为,在中国历代的与外族抗争中、在中国的抗日战争中、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红色谱系中,从来没有过什么“红高粱精神”。何况,时过境迁,突然冒出一个与抗战要关联的“红高粱精神”,岂不怪哉?

谁都知道,小说《红高粱家族》写的是什么,说歪曲历史、抹黑八路军、诋毁新中国,毫不为过;谁也都知道,其作者在领诺奖时向洋人点头哈腰、极尽谄媚、贬损国家民族人民的那幅嘴脸。就这作品、就这德行,跟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有什么关系?与英勇无畏的抗战精神有什么关系?不仅没有任何关系,而且与纪念抗战胜利活动极不协调,很不合时宜。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关系,那倒是此作及作者,蛮符合跟在日本鬼子屁股后面、唯唯诺诺、恨不得将日本鬼子叫爹,但见了中国人和抗日武装,却比日本鬼子还狠还恶的汉奸的丑陋形象。难不成“红高粱精神”就是此等精神?

尽管改编成歌剧,在国家大剧院上演,借抗战胜利纪念活动洗白,但总是脱离不开母体的黑和肮脏,再染也染不成艳丽的红色。

如此之作,之所以还能在国家大剧院公演,还能大张旗鼓地宣介,除了有诺奖的西方高帽,主要还是资本的强大。

这几十年来,我们致胜的法宝之一思想武器成了一些别有用心者及敌对势力用以攻击我们的利器,他们编造故事、虚无历史、丑化民族、抹黑革命、贬损英烈,以资本开道,为基督立传、为美帝彰目、为日本歌功……其用意企图,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尽管我们也出手以对,但管控不严、打击不力,依然任由一些像“红高粱精神”提出者一类的人招摇过市、兴风作浪,使得这股歪风始终压不倒、刹不住,祸国殃民、遗害无穷。

近期,又一波不正常的操作来袭,扺制《南京照像馆》《731》,举报鲁迅夹烟画,《生万物》已在演,《红高粱》即登场,日本也不让上影那两部电影,还呼吁各国要谨慎考虑参加中国抗战纪念活动,更荒唐的是武大教授张思齐的一篇论文,竟然说基督教是唐朝国教,杜甫的咏鹅诗是受基督精神影响而来……这些人道貌岸然、人模人样,居庙堂之上、跃学府之内,拿着国家俸禄,受着人民羡光,却干着如此小儿科的恶心之事。

当一个针对中国人民的类似荒谬主题集中出现时,背后必然会有一股神秘力量在操纵。如果这也是“红高粱精神”的话,不光是反动透顶,而且真的是有辱红高粱这个作物。

不管他们怎么作妖闹腾,但肯定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折翅的中国再次生出腾飞的坚翼,乘势而飞,谁也挡不住勤劳智慧、坚韧不屈的中国人民向着光明美好未来阔步前进的步伐,只是此等小丑们伪装的拙劣表演如吃饭时掉入碗里的苍蝇,让人作呕!

场馆介绍
中国国家大剧院由法国著名建筑师保罗・安德鲁设计。国家大剧院在巨大的绿色公园内被一泓碧水环绕着的椭圆形银色大剧院,钛金属板和玻璃制成的外壳与昼夜的光芒交相辉映。国家大剧院的四周是部分透明的金色网状玻璃墙...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西城区西长安街2号
地铁1号线、1路、4路、52路、22路、10路中山公园站或者天安门西站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