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国家大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继陈奕迅后,又一明星翻车!非VIP不合影,卖艺不卖身!

更新时间:2025-08-29 15:17  浏览量:1

近日,苏有朋将举办音乐会,其中vip票有1V10的合影环节,但因票较少抢票困难,部分粉丝希望普通票也能合影。

对此,8月29日,苏有朋发文:

“这是音乐会不是合影会。我卖艺不卖身。不爱音乐的人别来了,枉费伙伴们不计成本办单场。谢谢哦。”

该回应迅速引发舆论两极分化。

一边粉丝认为音乐会本质是艺术分享,过度追求合影偏离初衷。苏有朋团队为筹备演出投入高成本,呼吁聚焦音乐本身。

但更多的网友认为,苏有朋的逻辑矛盾,VIP票含合影权益不是“卖身”,而非VIP就成了“卖身”。

网友调侃“不是不卖身,是价格没到位”,或“得加钱”。

也有人认为的表达欠妥,用“卖身”比喻合影被批过度敏感且冒犯粉丝。建议采用“时间有限”“流程安排”等中性理由更易接受。

而苏有朋音乐会的这场争议,并非娱乐圈的个例。

前段时间,陈奕迅的《FEAR and DREAMS 世界巡回演唱会》现场实录专辑发布后,也遭遇了一场轩然大波。

粉丝们满心欢喜购买专辑,却发现 CD 收音和质量远未达到预期,纷纷在网络上表达不满。

然而,陈奕迅演唱会总监朱祖儿面对质疑,不仅没有虚心接受,

反而傲慢回应,称音画问题是因为粉丝使用手机、平板等 “廉价设备” 播放所致,还建议更换 100 寸大屏幕与高端音响。

更匪夷所思的是,他在回应中特意提及吐槽评论是简体字这种带有明显倾向性的言论瞬间点燃了粉丝的怒火。

虽然事后,陈奕迅团队在舆论压力下,最终选择了道歉并下架争议影片并道歉。

但在粉丝力量日益强大的当下,艺人及其团队不得不重视粉丝的声音,一旦处理不当,就可能对艺人形象和商业利益造成损害。

苏有此次音乐会争议或许是一个重新审视粉丝互动策略的契机。

可以尝试在不影响音乐表演核心的前提下,设计一些更为公平、新颖的互动形式,让不同消费层次的粉丝都能感受到被尊重和重视。

未来,艺人与粉丝之间需要构建更加健康、平等的关系,在追求商业成功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艺术初心与粉丝情感。

只有如此,才能在粉丝经济的浪潮中实现可持续发展,让音乐与情感真正实现共鸣 。

很多苏有朋粉丝都是从“小虎队”开始喜欢上他的。

上世纪 80 年代末,“小虎队” 横空出世,15 岁的苏有朋以 “乖乖虎” 的身份,带着青涩的笑容、干净的声线,成为无数人的青春记忆。

那些年,《爱》《青苹果乐园》的旋律响彻街头巷尾,粉丝们收集他们的海报、磁带,为他们的演唱会疯狂尖叫,

这份从年少时种下的情感,早已超越普通的偶像与粉丝关系,更像是一段跨越 decades 的青春羁绊。

对于这些老粉而言,苏有朋早已不是单纯的艺人,而是承载着自己青春岁月的 “符号”。

他们一路见证苏有朋从偶像歌手转型为实力派演员,再到跨界当导演,看着他在不同领域突破自我,这份 “陪伴感” 让他们对苏有朋有着格外深的情感联结。

也正因如此,此次音乐会 “非 VIP 不合影” 的争议,在老粉群体中引发的情绪更为复杂 ,

他们理解苏有朋对音乐纯粹性的坚持,毕竟从小虎队时期起,他就始终带着对舞台的敬畏;

但同时,那份源于青春的 “亲近感”,又让他们对 “区别对待” 的规则难以释怀。

而此次,苏有朋的卖艺不卖身”,点燃了这场关于音乐与粉丝关系的舆论风暴。

在流量与情怀之间,艺人和粉丝往往都在寻找一个平衡点。

音乐会的核心确实是作品与舞台,但粉丝的情感诉求同样不容忽视。

区别对待容易让多年陪伴的老粉感到被排除在外,而不当的表达更可能让矛盾被放大。

其实,合影不该是音乐的对立面,而是一种情感延伸。

真正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不是单场演出,而是艺人与粉丝之间那份被理解、被尊重的长久羁绊。

舞台上的光芒再耀眼,也需要观众心里的温度去回应。

场馆介绍
中国国家大剧院由法国著名建筑师保罗・安德鲁设计。国家大剧院在巨大的绿色公园内被一泓碧水环绕着的椭圆形银色大剧院,钛金属板和玻璃制成的外壳与昼夜的光芒交相辉映。国家大剧院的四周是部分透明的金色网状玻璃墙...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西城区西长安街2号
地铁1号线、1路、4路、52路、22路、10路中山公园站或者天安门西站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