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国家大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群星奖终极对决将开启,入围决赛的上海舞蹈作品备战如何

更新时间:2025-08-29 12:49  浏览量:1

今年,上海9个作品入围第二十届群星奖决赛,即将于9月至10月赶赴川渝地区冲击这个三年评选一次的我国群文领域政府最高奖项。备战情况如何?文汇报记者与群舞《古井趣事》和广场舞《一起跳舞吧!》的主创聊了聊,解锁创作背后的故事。

《古井趣事》:非遗入舞,趣味呈现江南之韵

长宁区新泾镇社区文化事务中心二楼,有一个展厅专门陈列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西郊农民画。其中,一幅创作于上世纪90年代的《古井旧事》很是独特,与其他画作色彩的热烈奔放不同,它以冷色调为主,描绘了一群女子围在井边洗衣的生活场景。这,便是群舞《古井趣事》的创作灵感来源。

“西郊农民画是新泾镇极具特色的文化名片,在长宁文化艺术中心主任林绮带队的一次前期采风中,这幅画作所蕴含的‘可舞性’一下子吸引了我。艺术源于生活,洗衣这个劳作场景本身就包含了搓、拧、甩、捶等动作,最是真实、最是生活化。”《古井趣事》的舞蹈编导王靓彧说。

殊不知,让西郊农民画在舞台上通过舞蹈的形式呈现给大家,使更多人感受民间艺术独特之美,是新泾镇社区文化事务中心主任高峰十多年来的一个梦想。“近年来,在推动西郊农民画的保护传承中,我们做了很多探索,包括展览展示、课程建设、实验项目、教育培训等各种途径,但是限于中心的力量,舞蹈形式一直不敢尝试。”

两边一拍即合——让这幅画作在舞台上“活”起来。然而,从平面静态走向立体动态,绝不仅仅是让画里的人动起来这么简单。这其中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为凝固的瞬间注入细节,并构建起一个立体丰满、充满劳作之趣的舞台呈现。《古井趣事》的破解之道是以画中的“井”和“洗衣”为核心元素,合理地向前或向后延展,创作出一个个合乎逻辑又充满趣味性的舞蹈情节。与此同时,为14个人物设置不同的性格,有漂亮型、泼辣型、温柔型、可爱型等,让每个人在舞台上都成为鲜活的个体。

王靓彧介绍,围绕“趣”这个核心,舞蹈作品对动作语汇进行“风格化”“节奏化”处理。西郊农民画的画风就是充满童趣的夸张造型,那么画中人“活”过来,便采用了卡通、断点式的动作符号,并将其融入到“洗衣”劳作的过程中,加以重复、强调。通过“顿挫感”的动作,来模拟劳作的发力,使简单的搓衣舞不再单调,让劳动的节奏升华为作品的特点。

舞蹈中有一个情节设定是“胖女人屁股卡在了盆里”,这恰恰是作品所追求的一种生动、诙谐的生活情趣。通过人物与道具的关系,来表现女人们在劳作小憩时的嬉戏场景,凸显人物的质朴、人与人之间的友善、和谐氛围,充满生活的烟火气。

这样鲜活的小细节有很多。比如,红双喜裤子元素的加入像一个调色盘,在以蓝色为主的色调中一下子跳跃出来,其主人的设定是一个胖胖的新婚媳妇。

作品还借鉴了绘画艺术的“透视技法”。舞蹈中有一个场景是一群女人们围着井口,通过水中倒影争先恐后的“臭美”。为了能让观众们清晰的看到演员们夸张的、充满个性化的表演,道具“古井”设置了小机关,在井口翻开的那一瞬间,观众视角立刻切换到井底,透过“井口”聚焦于舞者,从多维视角打开西郊农民画。井里面也暗藏了小巧思,加了镜面,井盖一掀起来,很明显能感觉到演员们的眼睛亮了一个度,光映射在后面的背景墙上,像水波是在动。

王靓彧透露,《古井趣事》构思了长达一年,第一次的舞台呈现是在2022年,后续作品打磨提升工作又历时三年之久,先后修改了多个版本,作品时长有短有长,演员有老有少,阵容有多有少,但展现人民生活之美、劳作之趣的初衷从未改变。

“站在创作者的角度来讲,作品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编舞、作曲、灯光设计、妆造设计、演员,大家的目标都非常一致,为更好的舞台呈现不停地做调整。”她举例,画作中的女性都有些胖,但舞蹈演员是招募来的,来自各行各业,平均年龄30岁,胖瘦不一,这给服装老师出了难题。第一稿的服装是在外套里面加内衬,像个壳子一样撑起胖的轮廓,但是看上去不贴合、有点假。经过几次调整,现在是做成了两件,里面是贴身的肌肉衣,外面再穿衣服,显得比较自然。即便是盆里洗的衣裳——道具衣服片也是参照画作的色彩基调,选用蓝印花布,体现江南特色。最初做了一个坎袖,后来专家老师说看不出来它的形状。要让人很明确这是一件衣裳。于是加了一个袖子和领口,显得更逼真一点。为了让衣服片拎起来向观众呈现的时候更立体,又做了局部烫衬。道具盆也是根据画作复刻,找人专门订制的。

眼下,主创团队依旧在马不停蹄地打磨作品细节,包括:继续加强动作语汇的符号性;对作品时长进行压缩,使情节更加连贯、紧凑;提升作品张力,通过舞台调度、动作幅度等调整,以劳作场景传递出对生活的热爱。“我们希望以最好的状态,亮相国赛的决赛舞台。”

《一起跳舞吧!》:“上海味道”的新时代广场舞

如果说群舞《古井趣事》彰显的是上海的传统底蕴,广场舞《一起跳舞吧!》则体现了上海的现代律动。该作品定位为新时代海派广场舞,巧妙捕捉都市白领的工作和生活,描绘了一幅活力无限、生生不息的都市景象。

“人民广场站到了,开左边门……”伴随着熟悉的地铁报站声,音乐响起,30位年轻男女演员活力四射地舞动起来,融入爵士、流行舞等元素,贴近年轻群体的审美,打破“广场舞仅属中老年人”的传统认知。

“站在国家级赛事的舞台上,每个城市都会拿出具有当地地域特色的作品。上海的标志是什么?国际大都市的时尚气质算是其中之一。”《一起跳舞吧!》的舞蹈编导王雯说,该作品灵感来源于对沪上白领生活的观察——他们平日里工作紧张而忙碌,下了班后,不少人通过在充满阳光、力量和时尚感的音乐中尽情舞动,释放压力,以便更好地投入职场。这个“上海味道”的广场舞以“健康快乐、文明和谐”为核心理念,在强身健体的基础上,提升观赏性,展现申城的时尚感及海派文化的独特魅力。

广场舞要求人人可参与,如何用舞蹈语汇呈现都市白领特有的节奏与韵律?《一起跳舞吧!》给出的答案是:通过机械般精准、短促有力的手部动作,再现工作时的紧凑节奏;融入转身、舒展、旋转的肢体动作段落,展现下班后的轻松与惬意;将工作节奏与广场文化巧妙融合,形成有效呼应。

30位演员平均年龄24岁,一半男生一半女生,多为有舞蹈基础的白领。作品分上班和下班两段,通过动作、队形、服装变化体现场景转换。比如,前面1分20秒,设计有敲键盘、接打电话等情节,体现职场日常。马路上的车水马龙,用比较特殊的一个队形流动体现,十字路口,人群穿插。

“广场舞要求动作不能太复杂,但是可以有形象。”王雯透露,变装是《一起跳舞吧!》的一大特色,体现“职场到广场”的有效链接。为此,服装设计已经修改了六版,样衣改了又改。“男生从上班到下班的状态,只需要把西装脱下来,但是女生反差大。”王雯透露,女生的第一版服装是小蛋糕裙,底下有纱撑起来的,只是上衣换了个颜色而已。然而,五颜六色整体看上去不够整齐。这次是两款,更贴近白领形象,但也带来巨大的挑战——衣服既要变装起来方便,又不会穿起来一看就是两件,还要面料贴合、色彩匹配,所有的衣服都采用量身订制,发饰也在设计中。

“从2024年的初版到现在的版本,这个广场舞80%的内容有改动,包括变装更整齐、音乐更易记、编排技法更合规、更注重队形连贯。”王雯举例,之前为了显得齐整,让大家快速形成队形,现在是在动作当中把队形变掉,让节目看起来连贯性更强。令她感动的是,各位主创及舞团成员们对作品的精益求精。他们并未因作品属于广场舞类别而满足于“差不多就行”,而是坚持“差一点都不行”的标准,大家齐心协力,为在广场舞领域实现突破而努力。

30位演员绝大部分人都是有工作的,要凑齐他们很不容易,找到合适的场地也非易事。9月份,全体演员准备再集中排练5天,从早上9点到下午4点,做最后的打磨。“穿上终版服装之后,看看男生脱西装的瞬间是不是流畅,女生换装的时候搭配什么动作更合适,要考量的细节还有不少。我们将通过专家的指导和自身的实践体悟,进一步完善作品,迎接终极挑战。”

场馆介绍
中国国家大剧院由法国著名建筑师保罗・安德鲁设计。国家大剧院在巨大的绿色公园内被一泓碧水环绕着的椭圆形银色大剧院,钛金属板和玻璃制成的外壳与昼夜的光芒交相辉映。国家大剧院的四周是部分透明的金色网状玻璃墙...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西城区西长安街2号
地铁1号线、1路、4路、52路、22路、10路中山公园站或者天安门西站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