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看戏曲年画:那些印在年画里的爱情故事,是回不去的旧时光
更新时间:2025-08-28 17:39 浏览量:2
七夕一到,身边人聊得最多的,多是牛郎织女的传说,或是喜鹊搭桥、黄牛相助的情节,再或是借着这个日子说些情人节的话题。
但于我而言,每逢这个讲浪漫的节日,最先想起的,是小时候家里墙上贴过的那些戏曲年画 ,印着老故事,也藏着我的童年。
我对戏曲年画的记忆,多半来自五六十年代到七八十年代的旧画。
现在网上也有人分享这类年画,可好多故事细节都被删减了,反倒不如小时候贴在墙上的那些,一眼就能看清画里讲的是什么。
印象最深的,是一幅《白娘子与许仙》的年画。画里的白娘子穿着淡粉色戏服,模样清秀,正对着镜子,许仙站在她身边,抬手给她簪花。那画面特别鲜活,就像把戏台上的一幕直接印在了纸上。
这幅年画贴在我家老房子的墙围上,尺寸该是一开大的,铺开了占不小一块墙。小时候我总盯着看,看白娘子的衣服纹路,看许仙手里的花是什么样子,连镜子边缘的花纹都能数半天。
可惜后来老房子拆了,那幅年画当初是直接贴死在墙上的,没法揭下来,最后也跟着老房子一起没了。
现在再想找一模一样的,难了,那段盯着年画发呆的童年,也跟着成了回不去的记忆。
除了《白娘子与许仙》,小时候还见过不少类似的戏曲年画。有讲《珍珠衫》的,有画卓文君的,还有印着龙女故事的。
那些画上的人物,穿的戏服各不相同,有的像黄梅戏里的装扮,颜色鲜亮柔和;有的又带着京剧的样式,水袖、靠旗都画得细致。
画师的手艺好,把人物的神态画得惟妙惟肖,仿佛下一秒就能开口唱戏。
只是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没怎么接触过这些年画,就算看到,也未必知道画里藏的故事。可对我们这代人来说,这些年画不只是画,更是一段过往的痕迹。
看着画里的爱情故事,比如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相知,龙女与凡人的相守,不只是想起民间传说里的浪漫,更会想起小时候过年时。
家里贴上新年画的热闹,大人们忙着擦墙、刷浆糊,孩子们在旁边帮忙递画,贴好后大家围着看,你说一句 “这画真好看”,我说一句 “这故事我听过”。
那些戏曲年画,其实藏着一代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画里的爱情圆满,故事温情,就像人们希望日子能过得和和美美一样。它们没什么复杂的表达,却用最直白的画面,把这份期待印在了墙上,也印在了每个人的记忆里。
今年七夕,又想起这些旧年画。虽然它们大多已经消失在时光里,但想起画里的模样,想起小时候的日子,心里还是暖暖的。
最后也借着这份旧时光里的浪漫,祝大家七夕快乐,愿所有有情人都能终成眷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