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国家大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观众变玩家,看戏加答题,赵志刚携萌版《何文秀》探索戏曲创新

更新时间:2025-08-27 00:56  浏览量:1

8月25日晚,由越剧名家赵志刚担任艺术总监的沉浸式越剧萌版《何文秀》在川沙戏曲艺术展示中心举行首场内测演出。他说:“这是赵氏工坊交出的第三份创新答卷。”

当晚,川沙社区居民成为首批体验者。观众时而跟随“何文秀”走进“海宁城”,时而随“王兰英”探秘“鹤阳楼”,在NPC引导下通过答题推进剧情,并同步收听戏曲知识讲解。演出尾声,赵志刚惊喜现身,带领全场共唱经典名段“桑园访妻”。

赵志刚为学生做示范

三作连发坚守创新初心

“赵氏工坊成立以来,我们一直在探索传统戏曲的现代表达。”从艺51年,赵志刚始终在越剧传承发扬之路上探索。去年推出的星·杂剧《伪装者》融合十大剧种、汇聚七位梅花奖得主,跨界融合激发新火花;今年8月的红色互动体验《伪装者之寻找光明》,更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串联文化记忆。

此次萌版《何文秀》荣获上海市文创专项资金扶持,以尹桂芳1953年经典版为蓝本,融入赵志刚多年演绎心得,既完整保留“桑园访妻”“哭牌算命”等尹派核心唱段,又通过五重创新打破传统边界。赵志刚说:“《何文秀》是恩师尹桂芳的代表作,是每个尹派弟子的必修课。恩师常演常新的艺术信条,是我逾半个世纪从艺路的坚守。”

萌娃的演出质朴可爱(祖忠人 摄)

用童真和热爱再塑经典

萌版《何文秀》演员班底中的年纪最小的孩子仅6岁,最大也就14岁,其中不乏“小梅花”“小白玉兰”奖获得者,他们不是模仿大人演戏,而是用童真碰撞经典。14岁的万萁彧在剧中扮演何文秀,她觉得最难的一折是《公堂》,虽然老师做了无数次示范,但她还是找不到感觉,直到领悟了老师那句点拨——要演好角色,就要先读懂角色的心事。她说:“我觉得越剧不只是简单的唱念动作,还要演绎一段有温度的故事。”

另一位何文秀扮演者林佳宜今年10岁,她回忆第一次见到赵志刚特别紧张,但和老师接触多了,发现其实他是特别温和的人,直到演出前一晚,赵老师还在指导她的唱腔和身段,“有时候就是一个抬眸的幅度或是手指的方向,人物感觉都不一样了,戏曲的魅力真的很考验细节。”

赵志刚给学生说戏细致入微

在剧中演王小二的王思萌才8岁,是这场演出最小的孩子。她说:“我特别喜欢越剧,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唱歌给爸爸妈妈听,在学校也会把何文秀的故事告诉同学。他们问我什么是越剧,我就会把我穿戏服的照片给他们看,他们都觉得很好看。”

一次拥抱时代的艺术实验

从经典传承到跨界创新,萌版《何文秀》既是一次艺术实验,更是传统戏曲拥抱时代的生动实践。其创新还在于创排和演出模式——分段演绎+名师讲解,既适应少儿演出特点,又加深观众对文化内涵的理解。此外,NPC互动机制的引入,让观众从“看客”变“玩家”。在川沙戏曲艺术展示中心打造移步换景的多场景空间,以何文秀、王兰英双线叙事交织推进剧情,用“虫洞穿越”等游戏化设计与喜剧风格,让传统故事更接地气。

这版《何文秀》萌萌哒(祖忠人 摄)

创新自然也伴随着挑战。赵志刚说:“平衡经典与趣味、协调唱腔教学与孩子成长、兼顾艺术质量与学业时间,每一步都不容易。”他特别提到“越·小花”团队的付出,正是这份匠心和用心的支撑,让孩子能诠释出复杂的爱恨情仇。他相信“孩子眼中的热爱与坚持,就是越剧的未来。”

该剧之后将在川沙戏曲艺术展示中心驻演,并根据观众反馈持续优化。赵志刚透露,未来赵氏工坊还将出版《走自己的路》唱腔艺术评论集,推出”黄金五十”黄金唱片,并探索网络文学IP与戏曲的创新融合。

场馆介绍
中国国家大剧院由法国著名建筑师保罗・安德鲁设计。国家大剧院在巨大的绿色公园内被一泓碧水环绕着的椭圆形银色大剧院,钛金属板和玻璃制成的外壳与昼夜的光芒交相辉映。国家大剧院的四周是部分透明的金色网状玻璃墙...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西城区西长安街2号
地铁1号线、1路、4路、52路、22路、10路中山公园站或者天安门西站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