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变玩家,看戏加答题,赵志刚携萌版《何文秀》探索戏曲创新
更新时间:2025-08-27 00:56 浏览量:1
8月25日晚,由越剧名家赵志刚担任艺术总监的沉浸式越剧萌版《何文秀》在川沙戏曲艺术展示中心举行首场内测演出。他说:“这是赵氏工坊交出的第三份创新答卷。”
当晚,川沙社区居民成为首批体验者。观众时而跟随“何文秀”走进“海宁城”,时而随“王兰英”探秘“鹤阳楼”,在NPC引导下通过答题推进剧情,并同步收听戏曲知识讲解。演出尾声,赵志刚惊喜现身,带领全场共唱经典名段“桑园访妻”。
赵志刚为学生做示范
三作连发坚守创新初心
“赵氏工坊成立以来,我们一直在探索传统戏曲的现代表达。”从艺51年,赵志刚始终在越剧传承发扬之路上探索。去年推出的星·杂剧《伪装者》融合十大剧种、汇聚七位梅花奖得主,跨界融合激发新火花;今年8月的红色互动体验《伪装者之寻找光明》,更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串联文化记忆。
此次萌版《何文秀》荣获上海市文创专项资金扶持,以尹桂芳1953年经典版为蓝本,融入赵志刚多年演绎心得,既完整保留“桑园访妻”“哭牌算命”等尹派核心唱段,又通过五重创新打破传统边界。赵志刚说:“《何文秀》是恩师尹桂芳的代表作,是每个尹派弟子的必修课。恩师常演常新的艺术信条,是我逾半个世纪从艺路的坚守。”
萌娃的演出质朴可爱(祖忠人 摄)
用童真和热爱再塑经典
萌版《何文秀》演员班底中的年纪最小的孩子仅6岁,最大也就14岁,其中不乏“小梅花”“小白玉兰”奖获得者,他们不是模仿大人演戏,而是用童真碰撞经典。14岁的万萁彧在剧中扮演何文秀,她觉得最难的一折是《公堂》,虽然老师做了无数次示范,但她还是找不到感觉,直到领悟了老师那句点拨——要演好角色,就要先读懂角色的心事。她说:“我觉得越剧不只是简单的唱念动作,还要演绎一段有温度的故事。”
另一位何文秀扮演者林佳宜今年10岁,她回忆第一次见到赵志刚特别紧张,但和老师接触多了,发现其实他是特别温和的人,直到演出前一晚,赵老师还在指导她的唱腔和身段,“有时候就是一个抬眸的幅度或是手指的方向,人物感觉都不一样了,戏曲的魅力真的很考验细节。”
赵志刚给学生说戏细致入微
在剧中演王小二的王思萌才8岁,是这场演出最小的孩子。她说:“我特别喜欢越剧,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唱歌给爸爸妈妈听,在学校也会把何文秀的故事告诉同学。他们问我什么是越剧,我就会把我穿戏服的照片给他们看,他们都觉得很好看。”
一次拥抱时代的艺术实验
从经典传承到跨界创新,萌版《何文秀》既是一次艺术实验,更是传统戏曲拥抱时代的生动实践。其创新还在于创排和演出模式——分段演绎+名师讲解,既适应少儿演出特点,又加深观众对文化内涵的理解。此外,NPC互动机制的引入,让观众从“看客”变“玩家”。在川沙戏曲艺术展示中心打造移步换景的多场景空间,以何文秀、王兰英双线叙事交织推进剧情,用“虫洞穿越”等游戏化设计与喜剧风格,让传统故事更接地气。
这版《何文秀》萌萌哒(祖忠人 摄)
创新自然也伴随着挑战。赵志刚说:“平衡经典与趣味、协调唱腔教学与孩子成长、兼顾艺术质量与学业时间,每一步都不容易。”他特别提到“越·小花”团队的付出,正是这份匠心和用心的支撑,让孩子能诠释出复杂的爱恨情仇。他相信“孩子眼中的热爱与坚持,就是越剧的未来。”
该剧之后将在川沙戏曲艺术展示中心驻演,并根据观众反馈持续优化。赵志刚透露,未来赵氏工坊还将出版《走自己的路》唱腔艺术评论集,推出”黄金五十”黄金唱片,并探索网络文学IP与戏曲的创新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