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国家大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中国戏曲界的明珠,民国第一美女刘喜奎缘何拒绝了梅兰芳的求婚?

更新时间:2025-08-16 19:32  浏览量:3

谈到民国梨园的红人,我们不难想到当时红极一时的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苟慧生。

但是除了这几位赫赫有名的大丈夫,那时还有一位名噪一时的梨园坤伶——刘喜奎。谈起刘喜奎,连当时的伶界大王谭鑫培都赞不绝口。在梨园界她足以与梅兰芳并称,时人称之为“梨园第一红”。

自古“人红是非多”,在当时红透半边天的刘喜奎更是如此。在民国那个动乱的年代,她虽然曾经风光无限,但风光背后更多的却是坎坷不平。

命运多舛,刘喜奎的艰辛学艺之路

刘喜奎是河北人,幼年跟随父母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刘喜奎的父亲参加了北洋水师,在甲午战后流浪在旅顺,刘喜奎正是在旅顺期间接触到了戏曲,条件虽然很艰辛,但是刘喜奎就找到了自己的爱好,然而一个不幸的消息是在返回天津的途中,刘喜奎的父亲去世了,留下刘喜奎和母亲两个人回到天津相依为命。

由于家里少了顶梁柱,刘喜奎的母亲一个人带着她艰难度日。尽管刘喜奎想为母亲分担,但在那个时代,身为女子的她也无计可施。

某天,她像往常一样在她们所住的街坊里看一个戏班排练,看着台上婉转娇啼,顾盼生姿的戏子,一向耳濡目染,热爱戏曲的她萌生了以此谋生的想法。但这个想法遭到了家人,尤其是母亲的反对,母亲虽辛苦,却也不想女儿投身“贱业”。

但喜奎早已下定决心,在她的坚持要求下,母亲只得同意。在学艺生涯中,她先后是到天津李海科班学京剧青衣和花旦。之后又拜河北梆子演员毛毛旦为师。

刘喜奎家教很好,母亲总教育她要尊师重道,在师父面前,她向来恭敬乖顺,总是细心周到的侍奉在一旁,从不落座。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观众看到的往往都是舞台上的戏子们光鲜亮丽的一面,但这背后的艰辛,是一般人不能忍受的。

在学戏的那段日子里,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学到更多技艺,刘喜奎每天早起晚眠,吊嗓练功,研究身段,刻苦认真。尽管学习生活异常艰辛,但她还是坚持了下来。

改进河北梆子使得刘喜奎声名远播

学成出师后,刘喜奎来到哈尔滨,海参崴和天津、上海一带演出。

初出茅庐的她一登台就引起巨大反响。在上海她与周信芳同台表演,在天津和京城她又与谭鑫培、杨小楼等合作,面对这些梨园大牌,刘喜奎毫不怯场,应对自如,赢得观众的一致好评。

此后,刘喜奎的名号一天天响了起来,当时著名的“女伶三杰”里就有她。

在对河北梆子有了全面的了解后,刘喜奎发现了它的一些弊端,觉得它太过生硬。

于是她逐渐开始琢磨着对它进行改进,经过一番努力后,她在河北梆子原有的基础上,在其行腔方面作了改革和创新,把秦腔化为河北口语,最终形成了以河北字音为基础的曲调慷慨激昂、苍凉古朴的“京梆子”。这些改进使得河北梆子更加优美动听,从此声名远扬。

虽然当时的刘喜奎已经初战成名,但她却并不满足于此。因为当时登台唱戏的多是男子,女戏子饱受歧视。所以作为一个女子,她迫切的想要提升自己,证明自己的实力。

当她得知京城成立专门培养坤伶的“崇雅女科班”后,她迫不及待的加入,成了该班的学生,在这里,刘喜奎的技艺又得到很大的提升,并且思想也有所进步。之后,她出演剧目《鸿鸾禧》、《新安驿》等受到各方赞扬。甚至有人说“谭(鑫培)、梅(兰芳)不如喜奎”。

值得一提的是,刘喜奎还是中国第一位演出新戏(亦称文明戏)的戏曲女艺人。当时正值社会变革,新思潮涌入,社会各界都受到冲击。

谁也不知道贸然出演新戏的后果,梨园的戏子们都在观望。在这种情况下,深明大义的刘喜奎顶着行业内的压力,率先出演新戏。其中有《宦海潮》、《黑籍冤魂》和《新茶花》等,这些新戏引起巨大轰动,带动广大人民群众追求平等自由,反抗军阀的黑暗统治。

作为一名戏子,刘喜奎的思想并不保守,她敢于接受新事物,当时有一部轰动北京城的根据外国小说改编的戏曲《电术奇谭》就是刘喜奎主演的。因为这部戏,她获得了很多荣誉称号,红极一时。

曾经红极一时,受万人追捧

刘喜奎天生丽质,身材娇小,眉目如画。在人们的传闻里,刘喜奎更被描述的美若天仙。有人为她作诗,称赞她眉若远山,齿若瓠犀,发若春云,眼若秋波,娇羞灵艳到让牡丹行走,风说话。

当时无数人为之倾倒痴迷,当时不管是哪出剧目,只要是她上台演出,戏院都人满为患,这几乎成了当时梨园的一个传奇。

但正是这些赞美,为她惹来许多烦恼。因为她精湛出色的技艺和美艳绝伦的外貌,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地痞流氓都想抱得美人归,于是他们纷纷前来骚扰。

当然其中不乏有真心欣赏仰慕她出色才艺的高雅之士,但更多的是想要占有她的龌龊之徒。面对这些追求,刘喜奎该接待就接待,该呵斥就呵斥,遇到厌烦的人,通通拒之门外。

北洋时期的几任总统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锟等都曾打过刘喜奎的主意。甚至流传有袁世凯和自己儿子争抢刘喜奎的趣闻。

场馆介绍
中国国家大剧院由法国著名建筑师保罗・安德鲁设计。国家大剧院在巨大的绿色公园内被一泓碧水环绕着的椭圆形银色大剧院,钛金属板和玻璃制成的外壳与昼夜的光芒交相辉映。国家大剧院的四周是部分透明的金色网状玻璃墙...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西城区西长安街2号
地铁1号线、1路、4路、52路、22路、10路中山公园站或者天安门西站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