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秦腔贠派须生刘随社正式退休
更新时间:2025-08-15 08:56 浏览量:2
近期,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官网更新了各团领导班子的信息,原为二团艺术指导的刘随社的名字已从名单中消失。这意味着,今年63岁的刘随社已正式退休。
刘随社老师的退休,不禁让我想起了儿时趴在录音机旁,听他的磁带的场景。
上世纪九十年代,关中的一个小县城的普通人家中,能有一个录音机、一辆永久自行车、一台彩虹电视机,那可是算是小康家庭了。庆幸的是,我的儿时就已经拥有,印象最深的还是那台录音机。
那时的关中夏日,好像没有那么热。一放学,就把磁带“咔哒”一声推进仓,磁带盒在昏黄手电光下露出两行红字:《金沙滩·舍子》,刘随社。
一声梆子未落,板胡便像西北风扯旗般炸开,紧接着刘随社的嗓子穿墙而来:沙哑里裹刀锋、苍凉中透悲壮。我脑子里“嗡”地亮起一盏汽灯:金沙滩的残阳、杨继业的白须、乱箭如蝗……磁带沙沙的底噪成了沙场的尘土。
2000年以后,那时都流行家里有VCD,条件更好的会有一套家庭影院。那时,父亲买了第一张秦腔VCD——还是刘随社,还是《金沙滩》。刘随社的名字和他的唱腔,就这样印在了我幼小的心灵中。
刘随社,陕西周至人,是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贠宗翰贠派的亲传弟子。1962年出生的刘随社,原本年满60岁,到2022年就能退休,但他一直在担任艺术指导的职务,足以见得研究院对刘随社的重视与器重。
刘随社的从艺攀升也是比较曲折的,他1977年考入眉县人民剧团,1984年调入周至县剧团, 1997年调入西安市秦腔二团,1999年调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眉碗团,研究院各团重组时,留在了二团,继续担任艺术指导。
可喜的是,刘随社的艺术可以传承下去。2020年12月24日,刘随社正式收蒲建民、师大庆、关佩为徒,贠派艺术生生不息、代代相传。著名歌唱家阎维文还专门发来贺信:“名师高徒携手,秦腔艺术光大。梨园盛事,继往开来。祝愿我们的秦腔艺术繁荣辉煌,唱响时代主旋律!”
如今,没有了磁带,自媒体上看不完的各类音像资料,让那熟悉的沙哑隔着岁月再响一次。沙沙声里,刘随社仍在唱:“儿啊,为父纵死,不失杨门忠烈……”那一刻,我终于明白:所谓过往,不过是被磁带卷紧的时光,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又被一声秦腔轻轻倒带……
1.蒲建民,1973年5月出生,陕西省陇县人,现任甘肃省兰州市戏曲剧院院长。主攻须生、武生、红生。
2.师大庆,1981年出生,陕西永寿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一团须生演员。先后在兴平市剧团、西安三意社任职,2012年调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
3.关佩,陕西周至人,2003年毕业于周至县剧团后留团工作,2009年进入商洛市剧团,2016年又到西安三意社深造,后调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一团。2016年,与李君梅配演商洛花鼓戏《带灯》,荣获第26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新人配角奖。
祝愿刘随社老师退休生活愉快!
有机会多跟戏迷观众见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