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国家大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艺术一夏”:超110场戏曲下乡公益演出丰富县域文化生活

更新时间:2025-08-08 20:34  浏览量:1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今年暑期7至8月,快手艺术策划“艺术一夏”活动,联合陕北说书、秦腔、二人转、晋剧、二人台、豫剧等发起“戏曲下乡”惠民公益演出。活动累计超110场,覆盖甘肃省会宁县、静宁县,陕西志丹县、米脂县、吴起县,吉林省扶余市等10余个县市,为县域群众带来文化盛宴。

截至7月底,“艺术一夏”戏曲直播已超10852场,累计观看量9亿次,直播间总点赞4.7亿次,梨园人气赛活动页面总播放2.27亿次,展现出传统戏曲在县域文化振兴中的活力。

戏曲下乡:县域文化生活的鲜活实践

戏曲下乡不仅为县域群众带来艺术享受,更催生了文化与生活的深度互动。在甘肃会宁县,安万剧团连续一个月开展公益演出,经典秦腔《兴汉图》引得台下观众挥动荧光棒呼应,传统戏服与现代荧光棒在夜色中交融,形成独特文化场景。演出地点附近自发聚集起书画摊、小吃摊、小商品摊,形成烟火气十足的市集,摊主直言“跟着演出走,能赚到更多钱”。剧团延续“看演出领鸡蛋”的传统,40吨鸡蛋成为连接艺术与生活的纽带,让艺术更贴近群众日常。

陕西米脂县,@大晟孟真 剧团带来4天公益演出,既演绎《烙碗记》等经典剧目,也创排《青天海瑞》等新编剧目。演员在演出间隙观察观众反应,根据欢笑、落泪、鼓掌等细节调整剧目,让秦腔更贴合观众喜好。

吉林扶余市“二人转笑闹大集”上,@杨聪 与小豆豆老师合作演绎《铡美案》《包公断后》等经典曲目,演员配合默契,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皆能精准传递情感,观众或站或坐专注观看,二人转成为连接邻里、增进感情的桥梁。

艺术与地域双向赋能:从文化传播到经济激活

戏曲下乡推动“艺术+文旅”深度融合,实现传统艺术与地域文化的双向赋能。在陕西志丹县,@陕北说书高小青 演出前为观众送水递凳、亲切交流,演出中巧妙穿插当地风土人情介绍,让陕北说书成为展现志丹县魅力的“移动名片”。陕西绥德县,@陕北说书秦毛毛 将地方掌故、民俗风情融入唱词,让观众在欣赏艺术时沉浸于当地历史;陕西吴起县,@陕北说书大霞 表演《秃子尿床》,以幽默诙谐的风格引得观众捧腹,三弦琴声中藏着地域文化密码,让传统曲艺更贴近生活。

这种赋能更延伸至经济层面。@大晟孟真 演出之余探寻当地美食,在快手分享街边小吃,为地方特色“代言”;安万剧团在会宁县的演出,除拉动直接文化消费外,更带动周边餐饮、住宿产业,为当地经济注入新动能;@杨聪 演出结束后,带观众品尝东北饭包,介绍制作方法与口感,大家围坐交流观演感受,在美食中延续艺术带来的融洽氛围。

政策引导与数字助力:传统戏曲的传承新篇

“艺术一夏”活动是快手响应国家文化惠民政策的具体实践。2025年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丰富农村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创新开展‘戏曲进乡村’等文化惠民活动”;同年6月,中宣部等开展的“三下乡”活动要求组织文艺团队赴农村提供文化服务,推动优质文化资源下沉。

作为支撑,今年3月,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指导下,快手启动“老铁梨园”剧团扶持计划,通过流量扶持、内容指导、现金补贴、商业变现等方式,助力戏曲剧团创新发展与传统戏曲传承。平台长期致力于传统戏曲创新,日均近万场戏曲直播构建起非遗传承新场景。《2025快手非遗生态报告》显示,平台国家级非遗传统戏剧类项目覆盖率达98.2%,传统曲艺类达94%,还打造了“老铁梨园”“新市井好角儿”等特色戏曲IP,为戏曲提供多元舞台。

艺人也借快手实现文化传播转型。安万在快手上直播教唱秦腔,讲解招式、唱腔及服饰文化,让古老艺术“破圈”传播,他感慨快手让自己“碗里有汤了,甚至还有面片子了”。@固秦郭霞 带领剧团在甘肃静宁县演出时,分享演员生活日常,如抱孩子时讲解剧目,以“接地气”方式拉近秦腔与观众距离。

“艺术一夏”仍在进行中,戏曲下乡的余韵在县域回荡。依托快手平台,传统艺术在数字时代的乡土大地绽放活力,成为连接情感、激活经济、传承文化的纽带,书写着县域文化振兴的新故事。(心月)

场馆介绍
中国国家大剧院由法国著名建筑师保罗・安德鲁设计。国家大剧院在巨大的绿色公园内被一泓碧水环绕着的椭圆形银色大剧院,钛金属板和玻璃制成的外壳与昼夜的光芒交相辉映。国家大剧院的四周是部分透明的金色网状玻璃墙...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西城区西长安街2号
地铁1号线、1路、4路、52路、22路、10路中山公园站或者天安门西站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