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国家大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木卡姆恋歌——万桐书》用歌剧讲述非遗抢救传奇

更新时间:2025-08-05 12:07  浏览量:2

8月4日晚,歌剧《木卡姆恋歌——万桐书》作为第七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剧目亮相新疆木卡姆艺术团剧场。图为歌剧演出现场。(记者赵剑尘摄)

新疆网讯(记者赵剑尘)“有一束光照亮木卡姆的乐章,有一束光在数字的长河中歌唱……”8月4日晚,新疆木卡姆艺术团剧场内座无虚席,作为第七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的重磅剧目,歌剧《木卡姆恋歌——万桐书》震撼上演。

这部以“十二木卡姆抢救者”万桐书为原型的创新歌剧,通过跨越时空的艺术表达,再现了木卡姆艺术从濒危到重生的传奇历程,为观众呈现了一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盛宴。

歌剧以20世纪50年代音乐家万桐书夫妇受中央音乐学院委派、扎根新疆抢救“十二木卡姆”的真实事迹为主线,串联起木卡姆艺术从濒临失传到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程。万桐书团队用钢丝留声机记录民间艺人吐尔迪阿洪的吟唱,整理出《十二木卡姆乐谱总集》,为这一“丝路音乐活化石”的留存奠定基础。剧中,青年视角的时空叙事与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将口传心授的传统与数字化保护的现代跨越生动呈现。

执行导演、舞蹈编导欧阳丹介绍,该剧突破传统歌剧形式,汇集了歌、诗、乐、舞、唱、奏的精髓,同时又具备歌剧的艺术规格与浓郁的新疆元素。创新编排舞蹈——既保留了民间艺人的原生态动作,又加入现代舞元素,通过独舞、双人舞、群舞等丰富形式推动剧情发展。

舞台设计上,则以年轻化、时尚化来表达。通过聚焦青年视角,重构时空叙事,立体呈现了万桐书小组的抢救整理历程。动态投影与AI技术再现了木卡姆从田野采集到数字存储的过程,虚拟的万桐书与现实的青年研究者隔空对话,科技感与史诗感交织,让观众们亲眼目睹了木卡姆艺术从口头相传到“数字永存”的华丽蝶变。当哈密木卡姆的悠扬、十二木卡姆的磅礴、刀郎木卡姆的奔放交织在一起时,观众们仿佛置身于一片音乐的海洋。

演出现场,观众沉浸在木卡姆的旋律与跨越时空的故事中。“剧中万桐书夫妇与民间艺人的互动让我泪目,他们用一生守护的中华传统文化,如今通过歌剧焕发新生。”观众艾合买提·库尔班说。大学生李媛则对数字技术呈现印象深刻,“虚拟与现实交织的画面,让我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生命力。”

从抢救性记录到数字化传承,从学术研究到大众舞台,《木卡姆恋歌——万桐书》用艺术语言诠释了“非遗活态保护”的深层意义。当年轻观众讨论声响起,这部作品已悄然完成文化传承的使命——让历史被看见,让记忆永续流传。

歌剧《木卡姆恋歌——万桐书》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组织指导,新疆艺术剧院木卡姆艺术团创作排演,是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

场馆介绍
中国国家大剧院由法国著名建筑师保罗・安德鲁设计。国家大剧院在巨大的绿色公园内被一泓碧水环绕着的椭圆形银色大剧院,钛金属板和玻璃制成的外壳与昼夜的光芒交相辉映。国家大剧院的四周是部分透明的金色网状玻璃墙...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西城区西长安街2号
地铁1号线、1路、4路、52路、22路、10路中山公园站或者天安门西站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