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国家大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禹州戏曲节:豫剧《包青天》,观众无不赞!

更新时间:2025-08-04 23:49  浏览量:6

2025年08月04日上午,禹州市豫剧团在禹州市文广旅局演播大厅倾情公益演出的豫剧《包青天》备受市民青睐,观众无不夸赞!据悉,这是“薪火相传、戏润民心”2025年禹州戏曲节自7月21日开启以来持续火爆的又一古装大戏。

剧情简介:宋代,秦香莲的丈夫陈世美进京赴试,三年无信,家乡又连年遭受荒旱,公婆都饿死了,秦香莲带领儿女进京寻夫。

到京后才知陈世美考中了状元,又招为驸马。她带领儿女找进宫去,陈世美昧心不认,把她母子赶出宫门。

秦香莲赶到三朝元老王延龄那里诉冤。王延龄借为陈世美祝寿之机,叫秦香莲席前献唱,历述惨痛遭遇来打动陈世美,自己也从旁劝说。

陈世美不但无动于衷,反将秦香莲母子连夜赶出京城,又命家将韩琪追杀母子三人。

韩琪奉命赶到庙宇,问明原委,激起义愤,不忍杀害,又不好空手回去复命,只得自刎而死。

包拯奉旨到陈州放粮回京,秦香莲手持王延龄送的扇子,拦轿告状。包拯准状后用计骗陈世美过府与秦香莲对质。

陈世美依仗权势强词狡辩,皇姑、国太闻讯赶来袒护,包拯竭力主持公道,不畏权势,不顾皇姑、国太的再三阻挠,终将陈世美铡死。

观众点评:通过采访得知,广大观众通过认真观赏,剧中悲苦坚强的秦香莲、正直无私的包公、见利忘义的陈世美、仗势欺人的国太、蛮横自私的皇姑、舍生取义的韩琪、机智热心的王相爷,还有秦香莲那一双苦命的儿女,这些人物形象已深深地渗透进了他们的记忆里,成为永远挥之不去的岁月印记,特别是那份心灵的震颤与感动,必将伴随着他们走过时光大道上的每一个驿站,直到终老。

——秦香莲,这三个字,一直以来几乎成了被丈夫抛弃的受苦受难的妇女形象的代表。

她与丈夫成亲十年来,既要侍奉公婆,又要照顾寒窗苦读的丈夫,还要担负着传宗接代的重任。一家人,老的老,小的小,里里外外几乎全由她一人操持。

无论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出再多的力,她都任劳任怨,毫无怨言。

尽管她希望丈夫高中,可也并不把丈夫金榜题名看成是最重要的事情。她最大的心愿不是去做官太太,而是一家人和和美美地过日子,享受天伦之乐,即使生活贫苦一些也无妨。

所以丈夫临行前,她嘱托丈夫高中与否都要赶快回还,甚至她进京见到已做了驸马的丈夫后,仍苦劝丈夫放弃荣华富贵,与她回家过田园生活。

这在大多数人看来近乎于开玩笑,劝一个正春风得意的人放下这难得的、为众人所艳羡的生活,回乡下去过贫苦日子,不是吃错药了吧?

但是,秦香莲就是这么一个人,她没有太多的奢望,认为只要一家人在一起生活,再苦也是甜的。

所以,她苦劝丈夫回心转意的心是纯真的,是诚挚的,也是坚强的。她只要丈夫与自己回家,至于他与公主的事她也既往不咎,更无半点要害丈夫的心。甚至于被丈夫赶出驸马府,她对丈夫的恨也只是恨他忘了本。

她听信王相爷的话去向包公告状的目的,也不过是为了让丈夫回到她和孩子的身边,犹如往前一样过着虽苦犹甘的平凡生活。

可是,这所有的一切都被陈世美贪图富贵而起的恶意给消灭了。

当韩琪告知杀她的原因后,她的精神几乎要崩溃了。俗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虎毒不食子”,何况是这么贤惠的与自己风雨同舟十年的结发之妻,以及年纪尚幼的亲骨肉!加上不忍杀害他们母子而赴死的韩琪倒在她面前时,她对丈夫的期盼与梦想一下子全转化成了强烈的愤怒。

一个素不相识奉命来杀自己的人尚且可以因同情他们母子而不惜自刎以求义,可自己的丈夫却是那么的绝情寡义,完全成了富贵生活的奴隶。

由此,她对丈夫彻底绝望了,更坚定了告状的意志和决心,一为自己讨个公正,二为韩琪伸冤,让恩人瞑目九泉。

为着这样的目的,她不顾一切地往前冲,甚至指着国太、皇姑和圣旨痛斥“官官相卫有牵连”,控诉这世界的不公。

当包公顶住各方面的压力,甚至不惜抗旨铡了陈世美时,她忙下跪磕头以示谢恩。

她就是这么一个人,善良贤孝而又爱憎清楚,一个本来性情温顺柔和的农妇却被残酷的现实社会压迫磨炼成一个意志坚强、不达目的不罢休、起来对抗的“女强人”。

当然了,最后负心的丈夫罪有应得,仇报了,恨报了,恩也报了,可是自己千里寻夫的美好希望也破了。她虽然有所欣慰,但又无法快乐,这毕竟不是她最想得到的结果啊!

——本剧中的包公,除了以往我们印象中的铁面无私的大清官化身之外,更多的是有勇有谋,忠义正直,有着浓厚的人情味。

他与被富贵扭曲人性的陈世美斗智,与仗势欺人、不可一世的皇姑、国太斗法,甚至不惜抗旨来维护人世间的公平正义,其光辉形象令人敬仰,令人叹赏,令人感动。

一开始,他怀着慈悲怜悯之心去劝陈世美知错改正,可谓苦口婆心。

可陈世美却不屑地一笑了之,还把包公奚落了一番。

包公不但不气不怒,还放下身价,语重心长地劝导陈世美:“不是包拯我儿戏,是你遇事三分迷。常言说:论吃还是家常饭,论穿还是粗布衣,家常饭,粗布衣,知冷知热结发妻。”

竭力苦劝陈世美“当面认下是正理,过往之事永不再提”。只要你认下妻儿,承认错误,以往犯下的罪过咱可以一笔勾销。

目的是希望他们一家人重归于好,使饱受苦难的秦氏母子苦尽甘来。这是最好的结果,否则“祸到临头懊悔不及”。

但是已经被富贵将良心昧掉的陈世美,不但死不认账,还仗势咆哮公堂,目中无人。

这让包公很失望,便来了个公堂对质,希望在妻子的感化下使他服软认错,给他最后一个时机。

谁知陈世美不但不领情,反而丧心病狂的在公堂之上拔刀要杀秦香莲。

众目睽睽之下,被告竟敢杀原告,包公对他是彻底绝望了,遂决心将他绳之以法。

包公在面对着皇姑、国太的强压下依旧泰然处之,巧妙地与之斗智斗勇,随机应变之策令人钦佩。

咱不妨说上几句他们的对唱,先看他与皇姑的对唱?皇姑:依你说,你把驸马怎么办?

包公:论国法我把他腰斩三截滚油煎。

皇姑:驸马犯罪你不能斩!

包公:臣是百姓父母官。

皇姑:俺的江山由得俺。

包公:宋王爷律条太祖传!

从这几句对唱中,可以看出皇姑的仗势欺人和包公的机智敏捷。一句“俺的江山由得俺”极易使人联想到前几年在网上盛传的“我爸是李刚”,而且简直就是它的翻版。

在皇姑看来,她爸是皇帝,她哥是皇帝,这天下都是她家的,这陈世美是她的丈夫,法律当是为百姓制定,怎么可以约束皇家的亲眷?

包公的答复也很巧妙:宋王爷律条太祖传。所谓祖宗家法不可废,这大宋律条乃是太祖所定,“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何况是个异姓的驸马?谁阻挠他严格执法,乃是对先皇之不敬,谁人胆敢如此?

咱们再选说几句包公与国太的对唱。国太:包拯居官食君俸,敢将皇亲问斩刑?斩了驸马不当紧,皇姑孤身守深宫。

包公:微臣也曾这么想,包拯我容法不容。

国太: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看鱼情看水情。

包公:今天饶了陈世美,百姓犯法我怎施刑?

国太:不为皇姑为国太。

包公:国太应念臣尽忠。

国太:不为国太为皇上。

包公:臣为国法不徇情,一片忠心对主公。

国太:只要你饶了陈驸马,保你官职往上升。

包公:国太讲话欠尊重,怎拿官职送人情?为人如做亏心事,万古千秋落骂名。

国太:你今天不放陈驸马,我立刻贬你出汴京。

包公:微臣先铡陈世美,后递辞表离汴京。

国太:喝住大胆小包拯,目无君上你罪不轻。

包公:一不贪赃把法卖,二不背律徇私情。你查出微臣有私弊,你把臣刮骨熬油点天灯!

这段对唱,把包公的正直、机敏、忠义和不畏强权表露无遗,也将国太倚仗权势对包公的威逼利诱、软硬兼施表现得淋漓尽致。

包公为了公正执法顶住强大的压力,国太为了自己的娇客而不惜放下身价,先以高官厚禄相诱,不成又以贬谪相逼,但是包公丝毫不为所动,坚强刚毅之品性令人景仰。

可当要赦免陈世美的圣旨传来时,包公既震惊又痛苦,更为难,万般无奈之下唱了句:“看起来这国法没有人情重,头上面压了一层又一层。”只好打发秦氏母子回乡去。

但是当秦香莲不顾一切痛斥了众人后,又一句“三百两纹银我不要,屈死俺,俺再也不喊冤了呀!”犹如晴天霹雳,掷地有声的话把他“震醒”后,他大喊一声:“不能为民报仇冤,我算的什么包青天!”

况且,自己严格执法有何错?于是,他问心无愧地冒死抗旨铡了陈世美,为民伸冤。

这样一来,一个有血有肉、忠义正直、英勇机敏、大公无私、爱民如子且富有人情味的包公形象便呼之欲出,刻进了观众的记忆深处。

——陈世美,现在已经成了负心的薄情郎的代名词,以至于有的人把他与莫稽、王魁、张青云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薄情郎”。

他刚一高中,就为了自己的仕途而投进了皇家的怀抱,抛弃了与自己同甘共苦十年之久的原配妻子。

有人说,他不愿认亲是因为怕担罪责,确实有这方面的原因,但又不全是。

因为之前王相爷就已许诺,只要他与秦氏母子认亲,他一定向皇上求情免去他的罪责,况且又有国太、皇姑在,加之后来包公要铡他时,皇上又下圣旨赦免他,可见皇上一定会对他法外开恩,不予追究。

可他又为什么与自己的亲人过不去,非要置之于死地呢?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富贵之酒已经醉透了他的全部神志。由当年的穷书生一跃成为皇上的妹婿,国太的娇客,皇姑的丈夫,身份骤变,可谓天差地别。认下亲,无异于向世人昭示自己是个为富不仁,抛父弃母的不孝不义之徒,承认自己原来的卑贱身份。这是他羞于提的,尽管是事实。小人得志的他只想让人们记住:他是地位尊贵的驸马郎,现在是,过去是,永远都是。

二是考虑到公主的原因。认下秦氏母子,公主将何以自处?按照当时的大礼,先娶后嫁有大小,那公主岂不是要居于身份低贱的秦香莲之下,成为偏房小妾了吗?这对于皇姑,对于国太,对于整个皇家,都是莫大的耻辱,是绝对不可以承受的!让皇家丢脸,这不是在自掘坟墓吗?就算秦香莲肯委曲求全,自甘做小,可既成的事实却是无法改变的。

自古以来,为保住权势名位而不择手段,干尽伤天害理事情的人枚不胜举,汗青不绝。所以,对于陈世美的所作所为,我们可以理解,但绝不可赞成和效仿。如果人人都如此,飞黄腾达后为保住权位而六亲不认,甚至杀妻灭子的话,这个世界会成为什么样子?(贺景昌)

场馆介绍
中国国家大剧院由法国著名建筑师保罗・安德鲁设计。国家大剧院在巨大的绿色公园内被一泓碧水环绕着的椭圆形银色大剧院,钛金属板和玻璃制成的外壳与昼夜的光芒交相辉映。国家大剧院的四周是部分透明的金色网状玻璃墙...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西城区西长安街2号
地铁1号线、1路、4路、52路、22路、10路中山公园站或者天安门西站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