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国家大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荟萃大家之风 研讨艺术之魂 辽宁微评国家艺术基金优秀舞蹈节目集锦(三)

更新时间:2025-08-03 18:16  浏览量:1

栏目导语

6月16日至19日,“为人民绽放——国家艺术基金优秀舞蹈节目展演”在辽宁省沈阳市成功举办。此次展演由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沈阳音乐学院承办,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协办。各方齐心协力,共同为人民群众打造了一场精彩的舞蹈艺术盛会。

“为人民绽放——国家艺术基金优秀舞蹈节目展演”不仅是一场舞蹈艺术的展示,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与交流。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舞蹈艺术的种子在沈阳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中生根发芽。“辽宁文旅”公众号陆续转发“艺海观澜”公众号微评论专栏,进一步延续这场艺术之旅,让更多人能够感受到舞蹈艺术的魅力,为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舞蹈《清风徐来》

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

演出单位:沈阳音乐学院

编导:吴莎 沈艺

清风徐来:从静态笔墨到

动态舞姿的文化解码

文/赵纯基 邢邰媛

中国传统国画中的笔墨丹青承载着民族审美基因,让定格在“勾染罩点”中的形象“活起来”,传递东方哲思,唤醒文化共鸣,已然成为当代文艺创作者的重要使命。由吴莎和沈艺合作编创,沈阳音乐学院倾力打造的中国古典舞群舞作品《清风徐来》,以清代《执扇就座仕女图》为艺术原点,用肢体、道具表达重构古画物质形态,用扇舞、乐律符号转译传统哲思,借沉浸式体验唤醒情感共鸣,在空间的实践、表象、表征的互动中,构建起传统与当代的对话场域,彰显了文化自信,践行了“艺术为人民”使命,亦实现了古画从静态到活态的创造性转化。

在舞台空间的物质重构层面,编导以《执扇就座仕女图》中仕女“执扇”“垂眸”等凝固着古画审美基因的形态原型为直接载体,聚焦画作浅淡清雅的色调、“留白”的构图意境、仕女“柔而不弱”的风神,以及器物承载的文化符号内涵等,让静态古画的视觉元素在舞台空间实践中获得了可触可感的物质形态。编导依据中国古典舞“欲左先右”的动势法则,解构与转译仕女典型姿态,以手臂开合表意扇面舒展时的呼吸,以下肢重心的含蓄顿挫延续清代仕女的气质,使单一刻板的造型转化为连续的动态韵律,打破静态画面的时空局限。

在舞台语言的空间表象与符号转译层面,编导将扇面从“画中器物”升级为“叙事媒介”,并与清风构成核心隐喻符号。古画中仕女执扇的姿态被赋予“清风”的象征意义,其舞动时的轻盈气韵既呼应了作品主题“徐来”意象,又隐喻着传统文化如清风般浸润人心的力量。此外,舞者身体的开合俯仰配合音乐节奏,传递“云卷云舒”“和美团圆”的意象与文化内涵;在与音乐旋律的互释中,展现画作仕女“柔而有骨”的精神力量;服装色调则以“春水初生”为基调,浅绿与月白的渐变不仅呼应了古画淡雅的设色风格,又将画作中凝固的“气韵”转化为可感知的物质动态。编导在创造性转化中,更是巧妙地将舞台灯光与舞者空间调度相互交织,使其如笔墨线条,让舞台成为延展的“活态画纸”,亦让东方生命哲学转化为可感知的艺术语言。在视听符号的解构与重构中,空间表象既包含对古画文化内涵的忠实解读,又融入了“艺术为人民”的当代认知,实现了传统符号的意义更新。

在文化内涵的空间表征与价值升华层面,作品以主题“清风徐来”为核心意象,通过构图调度与情感递进建构作品的表征空间,实现精神升华。编导运用圆形构图与调度的反复出现强化“和合之美”的传统价值观,舞者舒展的肢体传递对自由的向往,这些主题既源自古画蕴含的文化基因,又精准对接当代人的精神需求,使古画从历史遗物变为滋养当代的文化资源。与此同时,作品在国际传播中进一步拓展意境边界,扇舞与“清风”的隐喻跨越语言障碍,向世界传递“气韵生动”“天人合一”的东方智慧,让文化解码升华为文明对话。让舞蹈不仅是古画的“动态复刻”,更成为连接传统与当代、本土与世界的情感场域。

《清风徐来》

从空间实践的物质重构,到空间表象的符号转译,再到表征空间的情感共鸣,《清风徐来》通过三元空间的协同构建,完成了从古画《执扇就座仕女图》到当代舞蹈身体语言的创造性转化。这一过程不仅让“沉睡”的民族画作在舞台上获得新生,更证明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需扎根物质载体、激活符号意义、连接大众情感,最终实现从“文物”到“文化”的生命力延续。

作 者 简 介

赵纯基:教育学博士后,北京体育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邢邰媛:沈阳音乐学院2023级研究生。

舞蹈《铅华·满壁》

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

演出单位:新疆艺术学院

编导:张鹏 李梦雨

历史符号的创造性转化

——评作品《铅华·满壁》

文/杨静 孙祥

随着“一带一路”“文化润疆”的持续推进,边疆文艺工作者在深挖创作素材、打磨艺术精品上不断发力。作品《铅华·满壁》由新疆艺术学院舞蹈学院主创并表演,该作品依托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的专业平台,成为当下舞台艺术中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理念的典范。

作品以中国古代西域乐舞为创作选材,其动机始于创作团队对龟兹文化的敬畏与深耕,以及对中国古代乐舞审美范式重构的不断探索。创作团队以新疆克孜尔石窟遗存壁画为依据,采用文献与文物互证的“二重证据法”,激活千年前的历史文化印迹,实现了西域乐舞从静态图像到动态身体的艺术转化。

当舞台灯光亮起,一幅尘封已久的画卷徐徐展开。舞者动静相济的肢体语言,恰似克孜尔壁画中伎乐天人的身姿在时光里缓缓流动。从舞蹈语汇来看,《铅华•满壁》以典型的S型三道弯为基底,突破中国古典舞“拧倾圆曲”的固有范式,将龟兹乐舞特有的扭胯、转胯、甩胯动势贯穿始终。在动作发展中,编导始终遵循龟兹乐舞“或踊或跃、乍动乍息”的动态精髓。手部的“闪动”、气息的“震颤”,既定格了壁画舞伎的瞬间之姿,又彰显出古拙技艺中腾跃旋转的激越之美。从静态舞姿到动态语汇的自然转换,仿若残壁上凝固的伎乐形象被重新注入生命,在舞台上轻盈飞旋。

在服装设计方面,创作者提取克孜尔壁画典型的赭红与石绿色系,融合现代染色工艺,既保留了龟兹壁画中极具标志性的视觉符号,又承载着古代西域乐舞独特的艺术风貌。此种设计既体现了创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守护与敬意,又强化了壁画中伎乐天人“飞天凌云”的飘逸质感,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代的重要视觉枢纽。

《铅华·满壁》

古人以壁画定格艺术,今人以舞蹈延续精神。《铅华•满壁》通过龟兹乐舞的舞台重构,搭建起历史与当代、传统与创新的精神桥梁。从天宫伎乐的含笑流眄,到金刚力士的怒目四射,再到文物保护者的初心坚守,作品以“择一业从一生,以一心树万魂”的工匠精神,完成了对龟兹文化的当代传承。其传达的不仅是“铅华褪尽、文物重光”的意象,更彰显了一代代文物研究者以微薄之力守护文化阵地的执着坚守。

作 者 简 介

杨静:新疆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院长、教授。
孙祥:新疆艺术学院舞蹈学院讲师。

舞蹈《雪域汉子》

国家艺术基金2020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

演出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编导:阿宫 孟祥宇 奥尖才让

雪域精神的舞蹈诠释

——《雪域汉子》评析

文/阿宫

《雪域汉子》诞生于编导对雪域高原的深情凝望,根植于对民族文化的深厚情感,以舞蹈为笔触、以雪域高原天地为画布,将藏族男儿的苍茫豪情镌刻于舞台,折射出时代发展的蓬勃气象,定格高原儿女用脊梁丈量天地的精神刻度,传递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心声。

作品总体分为四个部分,从引子到放牧、斗舞、载歌载舞到歌颂新时代新生活的鲜活群像。那些憨厚腼腆的笑脸、那些与生命相伴的记忆、风雪卷不走的温情中都流露出“真善美”的永恒。编导巧妙运用“裹头俯身体态”这一核心动作,通过演员头裹皮袍、配合经典屈伸动律的表演,营造出一种拙朴、内敛、庄重、肃穆的舞蹈氛围。这种体态不仅是对藏族人民日常劳作,“雪地行走”的抽象提炼,更是对雪域高原严酷自然环境的艺术化转化与回应。双臂的舒展与腿脚的起落,在悠然缓慢的节奏中进行,落脚声雄健有力,展现柔中带刚的力度与气魄,是大地的脉动,更是雪域儿女的生命律动。同时,“跨腿甩袖”“翻腾跳跃”等动作的设计,不仅幅度大、力度强,更通过模仿雄鹰展翅等动物姿态,进行传统元素的现代转化,展现藏族男儿的刚强与勇猛。音乐保留纯正民族风格,通过人声、童声、齐唱、独唱、重唱等形式多种节奏相结合的注入,营造出浓郁的雪域氛围,将观众带入那片遥远而神秘的高原。服装既保留民族风格特点,又配合现代舞台审美,为舞台呈现增添视觉冲击力,使作品既具历史厚度又富时代新意。

《雪域汉子》

在表演呈现与社会反响方面,赢得观众的赞誉。观众对作品的主题思想、作品意境和演员表现力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作品充满了对雪域高原的热恋,展现了雪域儿女深深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有观众指出:“特别是高潮部分,演员们用头和肩膀以及胳膊形成雪山的连绵不断的模样,令观众内心震撼,感受到了生活在雪域的民族独有的情怀和内涵。”评价不仅是对作品艺术价值的肯定,更是对作品所传递的精神内涵的认同。

作品《雪域汉子》将藏族人民的精神风貌与生命状态展现给世人,传递对雪域高原的敬畏,不仅展现藏族男儿的坚韧品格与豪迈情怀,更传递了对民族文化的尊重与传承,以及编导对传统语汇的当代诠释。在未来的日子里,期待更多优秀作品涌现,让舞蹈艺术之花永远为人民绽放。

作 者 简 介

场馆介绍
中国国家大剧院由法国著名建筑师保罗・安德鲁设计。国家大剧院在巨大的绿色公园内被一泓碧水环绕着的椭圆形银色大剧院,钛金属板和玻璃制成的外壳与昼夜的光芒交相辉映。国家大剧院的四周是部分透明的金色网状玻璃墙...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西城区西长安街2号
地铁1号线、1路、4路、52路、22路、10路中山公园站或者天安门西站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