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文化研究院召开国家级非遗项目北路梆子保护与传承座谈会 共话传承新路径
更新时间:2025-08-03 04:59 浏览量:1
7月31日上午,忻州文化研究院召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北路梆子保护与传承座谈会,围绕北路梆子的保护传承路径、创新发展模式及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20周年纪念活动策划等议题深入研讨。院党组书记、院长于喜海主持会议并讲话,院领导班子成员及机关各科室、直属单位北路梆子一团、二团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会议现场
本次座谈会邀请了忻州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张振邦,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原主任裴福林以及忻州师院中文系专家学者和北路梆子表演、编剧、音乐等领域的专家。
会上,北路梆子剧团负责人就当前北路梆子剧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汇报,与会领导、专家们展开热烈交流深入探讨,会议凝聚多项共识。大家一致认为:在人才培养方面,需构建多层次体系,既依托专业院校培育高素质创作与表演人才,也要注重“师带徒”的培训模式,确保技艺薪火相传;在剧目创新上,需坚守传统艺术特色,结合时代需求与观众喜好,打造贴近生活、富有感染力的新作品;在传播推广层面,要推进经典剧目数字化转化,借助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突破地域限制,与此同时,持续探索深化戏曲“进校园”活动,着力培育更为广泛潜在的后继人才群体,为北路梆子的传承发展注入持久活力。
于喜海在总结发言中强调,将对本次会议收集到的建议意见进行系统梳理、逐条研究,并据此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一是加大对北路梆子人才培养的投入,积极争取财政支持,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优秀青年演员和创作人才的培养;二是组织专业团队,深入挖掘忻州历史文化资源,创作一批具有时代特色的北路梆子精品剧目;三是加强与媒体、企业的合作,创新宣传推广方式,提升北路梆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此次座谈会进一步明确了北路梆子保护传承的重点与路径,为构建“政府主导、院团主力、社会参与”的传承大格局奠定了基础。与会各方表示,将以 “功成不必在我” 的境界和 “功成必定有我” 的担当,久久为功、持续发力,让北路梆子在新时代绽放更璀璨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