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国家大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素质教育的“新疆答案”:DSP舞蹈教室的育人实践

更新时间:2025-07-31 02:33  浏览量:1

当喀什家长发现孩子练街舞后不再弯腰驼背,当乌鲁木齐的内向少年在街舞舞台上主动发言,DSP舞蹈教室用18年的实践证明:街舞可以成为素质教育的独特载体。这种将街舞与成长赋能结合的“新疆答案”,正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认可。

在DSP的少儿课程体系里,“素质培养”比“技巧提升”更受重视。针对新疆青少年普遍存在的体态问题,教师团队研发了“Breaking体态矫正操”,将地板动作拆解为针对性训练:用倒立强化核心肌群,用托马斯全旋改善脊柱侧弯,每周3次、每次40分钟的训练,配合家长记录的“体态日志”,数据显示,82%的学员在3个月后体态明显改善。

乌鲁木齐市第一小学的校医说:“这两年报名街舞班的孩子,驼背发生率下降了40%,DSP的方法值得推广。” 表达力培养同样是重点。编舞课上,教师会让孩子用舞蹈表现“开心”“生气”“想念”等情绪,再结合新疆民间故事创作小组作品。11岁的学员热娜说:“以前我不敢在班里发言,现在能带着小组编舞,还能上台讲解我们的故事。”

这种变化被量化在学校的综合素质评价中,DSP学员的“表达与合作”项评分平均高于同级学生20分。 更特别的是“文化认同”培养。课程中融入大量新疆元素:用麦西来甫的节奏练Hip-hop步伐,以坎儿井为灵感设计队形,让孩子在跳舞中了解本土文化。

2023年,学员们创作的《我们的家乡》获全国少儿街舞大赛“最佳创意奖”,编舞里的十二木卡姆片段,让评委看到“街舞里的家国情怀”。 从体态改善到文化认同,DSP的素质教育实践打破了“街舞只是才艺”的偏见,证明它能成为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有效工具——这或许是比冠军和奖杯更珍贵的教育成果。

场馆介绍
中国国家大剧院由法国著名建筑师保罗・安德鲁设计。国家大剧院在巨大的绿色公园内被一泓碧水环绕着的椭圆形银色大剧院,钛金属板和玻璃制成的外壳与昼夜的光芒交相辉映。国家大剧院的四周是部分透明的金色网状玻璃墙...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西城区西长安街2号
地铁1号线、1路、4路、52路、22路、10路中山公园站或者天安门西站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