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大湾区舞蹈周,感受身体与艺术的对话
更新时间:2025-07-31 00:12 浏览量:1
7月25日20时,2025粤港澳大湾区(深圳)舞蹈周之驻地创作专场在龙岗文化中心音乐厅上演。上半场《躲猫猫》与下半场《Without Walls》两部作品接连登场,以游戏化的童真视角解构日常,用突破边界的肢体语言串联湾区艺术情韵,为观众带来一场兼具温度与力量的视听盛宴。
《躲猫猫》表演现场。
《躲猫猫》由二高(何其沃)担任导演,王佳妮负责编舞。作品以“躲猫猫”这一人类最原始的游戏为核心意象,深挖其与“消除恐惧”的深层关联——“成人遮脸又移开的瞬间,让婴儿懂得消失并非永恒,恐惧随之消散”。
导演二高(何其沃)在采访中分享创作理念时提到,作品不仅从盲人按摩的细微动作中提炼舞蹈语汇,更珍视非专业舞者带来的“生涩感”:“15位表演者里,有14岁的武术少年、研究量子力学的博士生,还有手艺人、玻璃工匠等,他们用两周时间完成创作,把各自的生活经验变成舞台素材。”他坦言,这些非专业舞者的“不套路”恰恰是作品的生命力:“他们的动作带着生活给的‘原始印记’,比如武术身段、养生操,甚至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都成了灵感,就像躲猫猫时的‘消失与出现’,充满意外的惊喜。”
当晚还特别邀请100位残障人士到场观看《躲猫猫》,并安排手语老师在舞台同步演绎文本,让“被看见”与“被理解”成为艺术的另一种注脚。何其沃强调:“艺术不该有‘围墙’,残障观众的在场、手语的肢体表达,都是‘躲猫猫’的延伸——就像游戏里的‘消失与重现’,我们在舞台上证明:不同的存在都该被看见。”
《Without Walls》表演现场。
下半场的《Without Walls》则由Lucas Valente编导,王少宇、张歌雨、李宇、刘瑜祺、张妍等舞者共同演绎,以动荡粗粝的氛围直击“身体的紧迫性”。频闪灯光与尖锐声景中,舞者动作如浪潮般本能涌现,开篇即显强烈冲击。张力过后,柔缓独舞转为亲密双人舞,引领观众回归松弛状态。作品诠释“无界”:身体承载冲突与记忆,以可见、敞开、脆弱尽显艺术本真。
上下半场作品一柔一刚、一收一放,从童真安全感至无界身体的原始力量,共释大湾区艺术“多元共生”活力。作为龙岗区重点文化项目,本届舞蹈周由龙岗区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龙岗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龙岗区台港澳事务局、龙岗区文化馆联合主办,谢欣舞蹈剧场等单位承办。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舞蹈周的艺术总监,谢欣围绕今年舞蹈周主题“Why we dance(我们为何而舞)”作出阐释,强调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开放式命题。“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在其中进行自问自答,每个答案都能绽放独属于自己的色彩。”她表示,舞蹈周的核心愿景是打造一个开放多元、兼具本土根基与国际视野的平台,让更多人感受到当代舞蹈的独特魅力。
在谢欣看来,深圳的开放特质为当代舞、现代舞的发展提供了独特的生长土壤。“这里是一个重要窗口,能让国际艺术家与本土观众深度对话。”她特别提及龙岗区文化馆的支持:“这里为当代舞提供了展示与交流的空间,这不仅对龙岗、对深圳意义重大,更是中国当代舞未来发展的重要发生地。”
版权声明:龙岗融媒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刘芳菲
本文来自【深圳侨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