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在国外被拍到很憔悴,国内演出疑似遭封杀,只能进军海外了
更新时间:2025-07-30 05:22 浏览量:1
2025年7月,一张在巴黎街头偶遇金星的照片,在国内外社交平台上悄然传开。
照片中,她穿着一双黑色凉鞋、背个红色帆布包,面色略显疲惫,脸上没有化妆,身材也比以前圆润了些。
与她在舞台上光芒四射的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有人感叹:“原来再风光的人,也逃不过岁月。”
也有人质疑:“她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怎么看起来这么憔悴?”更有网友直接发问:“她是不是在国内混不下去了?”
其实,这并不是金星第一次被拍到低调现身国外。
早在2024年下半年,她就频繁出现在法国巴黎的街头。据目击者透露,她和法籍丈夫已经在当地定居,生活节奏明显放缓。
从她日常遛狗、买菜、上街买菜的照片来看,她似乎正在尝试一种更接地气的生活方式。
但尽管如此,金星并没有完全远离公众视野。她依旧活跃在法国的高端社交圈中,多次被拍到出席艺术沙龙、时装秀等场合。
其中一张她身着貂皮大衣、在塞纳河边遛狗的照片,甚至登上了当地一家时尚杂志的内页。
虽然她本人没有正面回应状态问题,但从这些场合的表现来看,她的“气场”似乎并未减弱。
要理解金星如今的处境,还得从2024年初发生在太原的一次舞台剧演出说起。
那场演出结束时,一位观众将一面LGBTQ+彩虹旗递给了她。
金星接过旗子,在谢幕时高高举起,并喊出了“爱与性别无关”的口号。这一举动,瞬间点燃了网络舆论。
随后,广州、佛山、上海等地陆续取消了她的演出安排,理由是“审批未通过”。
她的微博账号、抖音账号也一度被屏蔽,相关话题也被限制讨论。
金星的“彩虹旗事件”迅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她本人对此事的回应也在国内外出现了明显差异。
在国内,她解释称:“我当时是怕现场失控,才顺势接过来,举了一下就扔了。”
但在法国接受媒体采访时,她的说法却变成了:“我因为支持LGBTQ+而被封杀,国内的环境太狭隘。”
这种“墙内一套,墙外一套”的表态,让不少原本支持她的粉丝感到失望。
有人质疑她“消费争议”、“两面讨好”,也有人认为她“失去了底线”。
金星多年积累的公众信任,在这场舆论风波中受到了严重冲击。
在国内演出受限后,金星开始将目光转向海外市场。
2024年底,她带着自己的舞蹈团率先转移到新加坡,试图借助当地的华人文化基础打开市场。
随后,她又将重心转向法国,频繁出现在法国剧院、艺术节和电视节目中。
在法国,金星多次以“被迫离开中国的艺术家”身份接受访谈,强调自己是因为坚持理念而“被封杀”,试图争取当地舆论的支持。
然而,这条路并不平坦。
首先,文化差异成了她的一大障碍。
比如在新加坡,虽然华人众多,但该国对LGBTQ+议题的法律态度相对保守。
金星以往那种“敢言敢做”的风格,在这里显得有些水土不服。
其次,即便在法国——一个以包容著称的国家,金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并不如她在国内时那般强大。
她的舞蹈团虽然在当地舞台上有一定表现,但观众基础仍有限,商业演出的回报并不稳定。
此外,国际政治环境的变化也给她带来了新的挑战。
2025年,随着美国特朗普政府再度上台,马斯克旗下的多家社交平台开始对LGBTQ+相关话题进行限制,相关组织的资金支持也被大幅削减。
这对金星这样以“多元文化”为标签的表演者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换句话说,曾经是她“靠山”的议题,如今正逐渐变成她“生存的难题”。
金星的现状,是一个典型的“公众人物转型困境”的缩影。
她曾经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舞台艺术家之一,也曾是无数人眼中的文化先锋。
但如今,她被迫离开故土,在异国他乡重新起步。
她是否还能找回那份属于自己的光芒?
她是否能真正适应海外市场的规则?
她是否能在不依赖“争议”和“标签”的前提下,重新赢得观众的认可?
这些问题,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