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北京的古典多重奏
更新时间:2025-07-29 08:00 浏览量:1
朝音铜管五重奏
德国萨尔布吕肯室内合唱团
八月的北京,暑气蒸腾,蝉鸣聒耳,却恰是古典音乐在这座千年都城里静水深流、绽放异彩的时节。殿堂级艺术团体、新锐民营乐团纷纷登场,编织出一场无需远行便能穿越时空的听觉盛宴。从合唱的恢弘浪潮到民族乐器的婉转低语,从交响的磅礴叙事到爵士乐的深情演绎,每一处都值得驻足聆听,让心灵在旋律中觅得清凉。
地点:国家大剧院 北京艺术中心
15场合唱里品古典乐章
在国家大剧院,整个八月都将被“八月合唱节”的声浪温柔拥抱。从8月2日到24日,15场风格迥异的合唱音乐会如珍珠般串联于国家大剧院与位于通州的北京艺术中心之间。开幕之作“声无界·乐共生”以跨界融合拉开序幕,传递“音乐无界”的哲思;紧随其后的“亚平宁的翅膀”则恰逢中意建交55周年,指挥家吕嘉率国家大剧院合唱团献上威尔第《茶花女》的咏叹调、多尼采蒂《爱的甘醇》的欢快旋律,以及《重归苏莲托》《桑塔露琪亚》等意式民谣,仿佛将地中海的阳光与海风带至北京。
8月13日,德国萨尔布吕肯室内合唱团将在指挥乔治·格林与姜盼的引领下登场,从巴洛克牧歌到勃拉姆斯的浪漫诗篇、德式理性与诗意将在纯净人声中完美交融。而8月15日中央民族乐团65周年庆典音乐会“中国民歌地图”,则以合唱为笔、民乐为墨,绘制出一幅声动山河的“声音旅行地图”,带听众云游神州。作为“中国十大优秀童声合唱团”之一的小云雀合唱团,此次也将带来专场音乐会,用纯净的童声演绎多首经典合唱作品。大轴演出“旋舞多瑙河”将于8月23、24日登场,勃拉姆斯的《爱之歌圆舞曲》等华丽旋律,将在管风琴的恢弘衬托下,把维也纳舞会的金色梦境带入现实。
地点:中山公园音乐堂
民乐奏响夏日艺术之门
移步至绿荫环绕的中山公园音乐堂,“打开艺术之门”系列继续以亲民票价(30-120元)传递艺术温度。
7月30日,青年手风琴演奏家刘弋维作为“主角”的巴扬音乐会将让听众全方位认识这件乐器;8月6日的“金色之光——盛夏铜管之夜”是金属的诗篇:小号辉煌如破晓,长号沉郁如暮钟,大号雄浑似大地脉动,胡梅尔的《降E大调小号协奏曲》与约翰·威廉姆斯的《大号协奏曲》将展现铜管乐器从古典到现代的无限可能。次日登场的“五所不能”音乐会则充满妙趣——朝音铜管五重奏将以音乐喜剧形式解构古典,在《排练危机》《乐光宝盒》等原创桥段中让铜管“开口说话”。若想感受弦上东方意境,8月12日古筝名家范玮卿的“渔舟唱晚”独奏会不容错过,《寒鸦戏水》《出水莲》等名曲将在她指下如水墨流动。
闭幕音乐会将于8月24日举行,由北京民族乐团呈现主题为《国乐奇缘 童心飞扬》的国乐音乐会。本场音乐会精选《西游记》《哪吒传奇》等经典动画音乐,通过二胡、古筝、琵琶、柳琴、唢呐等民族乐器重新演绎,为大小观众打造一场跨越代际的“国乐动画奇旅”,也为持续32年的暑期美育品牌画上充满童趣与传统文化韵味的句号。
地点:北京Blue Note
爵士盛宴燃情开演
八月并非古典音乐旺季,却是爵士乐燃爆盛夏的时刻,北京Blue Note的音乐会精彩纷呈,汇聚了众多风格各异的音乐人和乐队。
8月1日,日本爵士泰斗森山威男与板桥文夫携手贝斯手须川崇志组成三重奏,将带来“重回‘渡良濑’”演出,重现他们四十多年前合作的经典名曲《渡良濑》,让观众感受传奇的日本爵士岁月。8月2日至3日,参与《狮子王》配乐的爵士颤音琴、钢琴大师Mark Sherman将带领四重奏登台,其风格融合传统爵士乐精髓与现代元素,还把与多位传奇人物的合作经验融入其中。8月14日,郑淇升呈现“迷宫”爵士长笛的声音故事,作为国内少有的爵士长笛演奏家,他将探索声音的故事性。8月15日,格莱美提名小号手Keyon Harrold与唱作人关浩德将展开跨界爵士的即兴对话,带来独特的听觉体验。8月17日,吉森信2025首次中国巡演登陆北京Blue Note,这位为《夏目友人帐》等经典动画创作配乐的音乐家,将带来经典曲目的重新演绎与原创新作。
从国家大剧院合唱的声浪,到中山音乐堂铜管的金属光芒与民乐的东方意境——八月的北京以古典为轴,织就了一张多维而深情的艺术网络。当暮色四合,不妨择一座殿堂踏入:让合唱的浪潮涤荡心灵,让铜管的金光刺破烦暑……这,便是北京八月赠与每一位聆听者的、超越时空的清凉与丰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