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劝天下夫妻:最好别离婚,能过就过,不能过也适当将就着过
更新时间:2025-07-27 21:07 浏览量:1
这几年,我身边有不少五十多岁的朋友都陆续离了婚。有的是男人出轨,有的是两口子实在吵了一辈子。本想着孩子大了、压力没了,都能解脱一下,有点机会为自己活吧。
我认识的老吴和李阿姨,就是典型一对。老吴年轻那会儿在国企上班,李阿姨操持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把一大家子都照顾得妥妥帖帖。说实在的,两人也就是按部就班、搭伙生活,没啥热情,但谁家过日子不是柴米油盐?五十岁出头,女儿嫁人了,家里清净下来了。可老吴晚上回家一句话也不说,李阿姨嫌他懒得动弹,老吴又觉得李阿姨小题大做,唠唠叨叨的。他们整天冷战,为了些鸡毛蒜皮翻来覆去。李阿姨憋屈,终于有天摔门而去,把婚离了。
刚开始,李阿姨朋友圈天天晒“从新生活起步”,学画画,串舞蹈队,旅旅游,膀子一甩仿佛重获新生。老吴呢,看起来更自在了,夜里约小酒,今天这朋友家吃饭,明天那同事家打牌,好像也无所牵挂。
可半年不到,李阿姨在一次舞蹈队聚餐上偷偷抹了眼泪。她说,自由归自由,可回到空荡荡的屋子,没有一个人说句话,是种彻底的孤单。身体不好烟也没了人管,做顿饭只图省事,就剩下咸菜馒头对付。夜里睡不着,只能一遍遍刷手机,不知何时能盼来一个电话。周围姐妹,也大多只是点头之交,各自有各自的一摊子。
至于老吴,外人看他逍遥,实际上家里早就乱成一锅粥。没人提醒交水电费,衣裳堆一周没人洗,厨房每次都是泡面味。他本以为日子能潇洒点,现在连个说话的人都找不到。尤其春节清明,女儿偶尔来看他十分钟,走后屋里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声。有天,老吴无意中碰见前妻,彼此互相苦笑。忍不住唠了会儿“家常”:你最近身体咋样?吃药没忘记?冬天晚上一定要多盖被子啊……原来,一地鸡毛虽烦人,却也是一种温暖。
以为离了婚能获得幸福,其实换了个方式继续将就。李阿姨这些年,也遇见追求者。有个一块跳舞的老张,人倒不坏,可身上的毛病更多,不是爱喝酒回家晚,就是摊开让人照顾,“以后日子都靠你撑着”。试着相处过几回,最后还是算了。她私下跟我说,其实一把年纪了,没那么多力气再磨合了。想起老吴那些毛病,现在回头看看,不过也是日常琐碎,再找一个,未必比原来那个强。而且,晚年的“自由”,很多时候是“漂泊”。没有最完美的爱情,只有最适合过日子的伙伴。你指望离婚后天会格外蓝、路会尤其宽,大多数时候不过是“重新学会孤独”,重新用六十岁的年纪啃生活的硬骨头。
持续的婚姻,其实是一种能力。不是说所有婚姻都得死死撑下去,但真正把日子过好的夫妻,其实都是懂得修补的。哪有不磕绊?但比起一次性推翻,他们更擅长边吵边调、边抱怨边坚持。我从李阿姨那里学到一句话:“婚姻没有赢家,只有坚持的人。”那些离了又找、找了又离的,兜兜转转,最后明白,搭伙本就是最现实的幸福。有问题可以修一修,情绪过不去的时候缓一缓,说不定一顿饭、一次散步、商量个小目标、甚至大吵一架,心气消了,一切都还是能过的。
最珍贵的,是有人与你一起面对生活。其实,婚姻不是天堂,也不是枷锁,它就是一场没有退路的“人生合作社”。年少时幻想的浪漫,终究比不上有人一起买菜、一起熬夜、一起把日子过完整。钱钟书说婚姻像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却渴望出来。但走过这一遭,才明白——其实“围城”里有人陪你,同样寂寞也不那么冷。
所以啊,那些准备离婚的,真的要三思。能过则过,不能过别着急,“适当将就着过”,对彼此都多留一点空间、耐心和台阶,说不定暮色下,屋里的灯还是彼此心里的慰藉。终归一句,别把所有的不满寄托在离婚上。走到这把年纪,更值得修修补补,因为孤独的自由远不如平淡的陪伴。哪怕简单,也是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