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台》逆袭记:从撤资6000万到票房破亿,观众说了算
更新时间:2025-07-27 15:06 浏览量:1
一部被资本不看好的电影,怎么就从没人看到票房破亿了?
陈佩斯拍的《戏台》,一开始简直难到家了。筹备了七八年,投资方跑了五回,总共撤资6000万。
大家都觉得,71岁的老人演民国戏曲片,年轻人不会感兴趣。
没办法,陈佩斯抵押了北京四环的房子,朱时茂也把养老钱投了进来,说赔了算自己的。
演员们更实在,黄渤、尹正、姜武都没要片酬,黄渤还自己拿出150万垫了道具费。
上映前预售才14万,排片率从15%降到不足5%,好时段都给了别的电影。
影院把它安排在没人看的时间,早场7点、下午2点,甚至凌晨场只开五个座位,有人还劝陈佩斯不如去带货。
可观众不按资本想得来。点映第三天,数据突然好了:北京大学生包场三刷,广州戏迷组团来看。
相关话题在网上火了。上座率五天涨了600%,午夜场的票都被抢光了。
这时候资本才慌了,中影集团把排片率提到15%,之前撤资的公司想送花篮。
被陈佩斯退回去了。十天时间,票房从26万涨到5000万,后来还破了亿。
剧组里的人都很拼。72岁的陈佩斯拍雨戏不用替身,撞柱子也是真撞。黄渤提前半年去学京剧,练到咳血丝。
其实观众心里有数,就像挑西红柿,不看外表光不光鲜,只看实在不实在。那些被资本看好的片子,有的票房一般,有的看完就忘。
就像陈佩斯在戏里说的:“你管得了我,还真不一定能管得了观众爱看谁!”院线能控制排片,资本能撤资,但观众手里的票,只认好故事。
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感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