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那可恨之人,必有可笑之处
更新时间:2025-07-27 06:13 浏览量:2
人世间很多事,除了因果关联,
还有条件关联。
因果关联,讲的是有因必有果,
那些看似效果炸裂的结果,
实则存在“细水长流”的因由。
而除了因果关联之外,
条件上的关联,其实更富有戏剧效果。
所谓戏剧效果,是指有些问题一旦关联透明之后,
就会给人一种“原来是这样”的恍然大悟感,
也有时,这样的关联还会引申出一种更为明确的思考:
我们以为是某个原因导致的结果,
但其实是多个条件共同作用的产物。
这种“条件关联”往往比单纯的因果更有趣,
尤其是在人性这个问题上,
更值得我们去“妄加揣测”。
可恨之人这个条件一旦摆出来,
心智正常的人们就会下意识的摆出一副嫌弃的模样,
样子反馈内心,姿态强调立场,
这种嫌弃的态度,就是对那些可恨之人的明确反馈,
可恨,必然是做了可恨的事情,
而这样的事情,大多与伤害他人利益,
给别人带来麻烦甚至灾难,有着或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而深究其“条件”因素,
便会发现这似乎又与一些可笑之事相继匹配,
比如一些自私自立之人,
他们固然做出了让人们感到可恨的事,
但这些事本身也会反噬其自身,
让其信誉受损,无人愿意与之成为朋友,
更不用说合作关系的彻底破灭,
与此同时,他们的作为也会导致在他人眼中,
对方会成为一个靶子,
有人唾弃,有人小心,
有人视其为负面教育,告诫自己和身边的人,
千万不要成为此番下场,
更有人将他们归类整理,
以此吸取经验教训,
直接将此类人物直接从他们的交际圈排除,
而这样的结果,又会引起这些可恨之人的敏感,
他们无法改变这样的事实,又因性格或是行为做派的影响,
导致一条道走到黑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着招人厌恶,
引人恨意的行为,
这一切,似乎逃不过因果之间的纽带,
但也让人们看到了,有些条件之间的关联性,
似乎总是显示出一种“生物多样化”的推演形式,
这就如同大家趋之若鹜的恶臭行为,
却被这样的人奉为圭臬,
人人得以避之的,引人生厌的行为,
他们却誓以大行其道,
通俗的说就是,别人怎么讨厌他们,
他们就愈发认为,这样的讨厌才是他们的“道”,
可这样的道,却引来更多的嘲笑,
这是为什么呢?
他们不懂,所以他们只会说,
别人笑是因为不理解自己的正确性,
殊不知,恰恰是因为理解了,
理解的太透彻了,
才会开怀大笑。
恨不是那么纯粹的感情,
有时候这里面会参杂一些听起来不该有的东西,
比如,笑。
俗话说物极必反,当一种情绪冲到顶端之后,
降下来的过程,往往会反映出一种真实的回声,
这种回声,在明白人听来,
悦耳至极,
但如果对于那些糊涂到只会蒙蔽自己的人,
这样的声音,或者说这样的效果,
会让他们哑口无言,
有“苦”更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