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国家大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每个搞剧团的人,都烧掉了一套房的钱”,关于小剧场的困境和希望|首尔小剧场系列三

更新时间:2025-07-25 03:15  浏览量:1

韩国文化艺术委员会戏剧·音乐剧委员李勋京,接触戏剧这一行已有34年了,而自己创立运营剧团也已15年了。她成长于韩国小剧场艺术巅峰期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很早便立志以此为自己的使命。

近年来,以首尔大学路为代表的小剧场生存环境遇到到现实的严峻挑战。虽然有政府的支持,但仍如杯水车薪。如何复兴小剧场文化,更成了从业者们关心的首要议题。

近日,李勋京委员接受了我们的采访,深入剖析了韩国小剧场的现状、困境和希望。

戏剧应该让观众感受哲学的启发

韩国的小剧场艺术是从上世纪70年代慢慢发展起来的。当时,整体社会环境经历了战后的重建渐渐趋于稳定。人民满足了日常温饱的需求后,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慰藉。当时,民众们喜欢聚集在广场上看歌舞类表演,而戏剧表演也渐渐自成一派。

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韩国的小剧场艺术进入了巅峰发展期,李勋京将这段时期称为“小剧场的文艺复兴”。她回忆,自己在1992年的时候第一次接触到小剧场戏剧。她当时看的一部戏剧名为《忙啊忙》,“这部剧是站在一个乞丐的角度,来观察当代人忙忙碌碌的生活状态。在乞丐看来,这种奔忙是毫无意义的。这部剧给了我很深的感触,回去以后思考了很久……”

这一年,李勋京19岁。时至今日,她仍然觉得戏剧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反映和传递当下的时代精神,而这种台上台下的互动性是其他艺术形式很难达到的。“台上的演员用自己巨大的热情投入,深刻感染到台下的观众,让他们从中感受到哲学的启发,从而思索一个人身处时代大潮下应该培养怎样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她说,自己至今从事戏剧行业已经快35年了,“这三十多年中我都是按照这样的理念来实践自己的艺术的。”

即使在小剧场艺术发展最兴盛的时期,能够靠演出赚钱的剧种也基本局限于儿童剧和家庭剧的巡演。因此李勋京觉得,从业者更多的是依靠使命而不仅仅是热爱在坚持。

戏剧艺术家们的自助与互助

近年来,韩国小剧场的观众群体出现了流失,被称为“韩国百老汇”的首尔大学路一带尤其明显。如何让大家重回小剧场观演,成了从业者们当下最迫切的任务。

韩国政府层面长期以来对于小剧场都会有一定的扶持政策,比如拨款改善剧场的硬件设施等。但这种支持通常不会直接给到艺术家,而更多的给与剧场所在建筑的房东。

让从业者们感到失望的是,一旦剧场的硬件设施得到了改善,反而会成为房东加租的一个理由。如此一来,艺术家们的生存状况便更为雪上加霜。

而创立运营一个剧团则更是纯粹的烧钱,李勋京说,同行们都自嘲:“所有搞剧团的都已经烧掉了至少一套房子的钱。”

而据她透露,小剧场演员的平均年收入在800万韩元左右(相当于人民币不满4.2万元)。为了维持生计,艺术家们通常会选择在其他兼职。或者在艺术领域里寻找自主谋生的手段,比如联合起来举办庆典活动。在韩国,年均举办40多场庆典,李勋京也常年策划运营各类庆典。

李勋京

她介绍,如果是诸如大韩民国戏剧节这类举国性质的大型庆典,可以获得大约在7亿到9亿韩元之间(相当于370万-470万人民币)的拨款。但如果是纯粹民间性质的庆典,那么金额可能不到5000万韩元(相当于26万人民币)。所以艺术家们都会联合起来互帮互助,唯一的目标就是将庆典的规模扩大,以此得到来自国家的关注和支持。

但一批十分具有自主意识的韩国艺术家们也早早意识到,来自政府的支持有时候是一把双刃剑:越多的扶持也意味着越多的干涉。为了保持艺术作品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很多首尔当地的艺术家更倾向于更倾向于彼此间的帮衬,从而尽量减少对政府支持的需求和依赖。

让更多热爱戏剧的年轻人受益

虽然小剧场生存境况遭遇巨大挑战,但李勋京也表示,让人看到希望的一点是永远有满怀热情的年轻人源源不断进入这一行。

而且,近年来演员们的整体演技都呈上升趋势。相比以前很多人光凭一腔热血涉足戏剧,如今因为高等学府里相关专业越开越多,演员们变得更加专业。“也就是说,虽然行业环境不佳,但演员们的能力在不断提升。大家经常开玩笑说:在韩国人人都会唱歌跳舞演戏,你如果不是特别优秀,或者没点过人的地方,真的不要随便夸口。”

这两年随着《鱿鱼游戏》《苦尽柑来遇见你》等剧的热播,韩剧再一次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狂潮。李勋京自豪地表示,很多热播剧背后都有戏剧演员奠定的基础。以《鱿鱼游戏》为例,除了主演之外,80%的演员都来自戏剧界。这些演员虽然默默无闻,但为韩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起到了助力作用。

李勋京说,小剧场的复兴目前看来还需要很长时间去撬动,而经济效应也并非判断一部剧价值的最高标准。

“戏剧反映的是时代的变化,要让观众去反思。而不仅仅是看完回去以后就忘了的作品,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她感慨,“所以韩国的戏剧艺术家之间也经常存在矛盾的想法,有些人说戏剧也需要明星,就像音乐剧一样,需要明星效应提高上座率。也有些人则认为,如果这样的话戏剧就失去了其本身的艺术价值,而成为一种只有商业价值的艺术形式。”

李勋京以大学路上的小剧场举例,“现在也有一些小剧场的剧是观众们愿意排上一小时看的,但它们没有太大的艺术价值。所以,观众很可能回家以后不到一小时就忘了。而作为演员来说,他们如果创作或表演这些剧的话,甚至不会写进自己的履历里面,因为并不觉得这是一段让自己值得引以为傲的经历。”

不同年龄段的戏剧从业者,心态也有不同。“年轻人想要成名,稍微有点年纪的追求的则是在一部作品里留名。”李勋京说,“而到了我这样的年纪,就是为了给戏剧后辈们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让更多热爱戏剧的年轻人因此而受益。”

场馆介绍
中国国家大剧院由法国著名建筑师保罗・安德鲁设计。国家大剧院在巨大的绿色公园内被一泓碧水环绕着的椭圆形银色大剧院,钛金属板和玻璃制成的外壳与昼夜的光芒交相辉映。国家大剧院的四周是部分透明的金色网状玻璃墙...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西城区西长安街2号
地铁1号线、1路、4路、52路、22路、10路中山公园站或者天安门西站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