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4次获“世乒赛”冠军,退役后从政当高官,娶舞蹈美女为妻
更新时间:2025-07-24 10:06 浏览量:1
一说起咱们国家的乒乓球,你可能立马想到刘国梁、张继科。但如果把时间往前倒个半个多世纪,在那个黑白照片的年代,有个人的名字,那真是响当当,粉丝遍布海内外,搁现在绝对是顶流。
这人就是李富荣。
可能年轻点的朋友不太熟,但你要是问问家里的长辈,特别是爱体育的,提起李富荣,他们眼里可能会放光。为啥?两个字:一个是“帅”,一个是“猛”。
上世纪60年代,咱们国家还没那么多娱乐明星,体育健儿就是大家心中的偶像。李富荣身高一米七二,搁现在看也不矮,五官立体,鼻梁高挺,往那一站,英气逼人。当时的人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乒坛美男子”。这外号一点不掺水,有老照片为证,那气质,放现在也能迷倒一大片。
光有颜值还不行,人家是正儿八经靠实力吃饭的。李富荣的球风,被球迷形容为“美男子加轰炸机”。他的打法是典型的直板快攻,步伐灵活,进攻像小钢炮一样,突突突地就让对手喘不过气。他还有个绝活叫“正手打回头”,常常在看似被动的局面下,手腕一抖,球就以一个匪夷所思的角度打了回去,对手只能望球兴叹。
从1961年到1971年,十年间,李富荣以主力队员的身份,帮着国家队拿了4次世乒赛的男团冠军。这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在那个年代,他是中国乒乓男队雷打不动的顶梁柱之一。
聊到他的个人成绩,就更有意思了,也带着点时代的特殊印记。他连续三届世乒赛都打进了男单决赛,1961年、1963年、1965年,结果拿了三个亚军。这事儿在当年有不少说法,决赛的对手都是他的队友庄则栋。很多人都说,这里面有“让球”的成分。
事业上如日中天,个人生活自然也备受关注。像他这样的“顶流”,爱慕者肯定少不了,据说给他写的求爱信能用麻袋装。但他处理感情的方式,却相当传统。
1964年秋天,22岁的李富荣经人介绍,去跟一个姑娘“相亲”。这个姑娘叫张予懿,是北京舞蹈学院毕业的高材生,当时在辽宁的歌舞团当舞蹈演员。
两人见面的地方,就在单位的传达室。一个是叱咤风云的体育明星,一个是气质优雅的舞蹈演员。李富荣后来说,他对张予懿是一见钟情。女方呢,眼前这个大名鼎鼎的冠军,谦和有礼,没有一点架子,心里也颇有好感。
可那个年代的爱情,没有那么多花前月下。见了一面,张予懿就要回沈阳了。接下来,就是漫长的两地分居和书信往来。一封封信,承载着思念,从北京寄到沈阳,又从沈阳回到北京。这种慢节奏的
感情,现在看来,别有一番滋味。
1967年,谈了四年“书信恋爱”的两人,在北京结为夫妻。婚后的生活,并没有因为李富荣是冠军就变得轻松。恰恰相反,为了李富荣的乒乓球事业,这个家,更多是张予懿一个人在扛。
大儿子出生后,张予懿把他交给父母照看,自己响应号召下乡劳动。为了结束两地分居,她放弃了在辽宁歌舞团的大好前途,想办法调回北京,从一名台前的舞蹈演员,变成了幕后的舞蹈老师。
而李富荣,1972年退役后,无缝衔接,当上了国家男队的主教练。后来又一路高升,从训练局的副局长、局长,一直到1999年,担任国家体育总局的副局长,成了名副其实的高官。
他的担子越来越重,陪家人的时间就越来越少。家里的大小事务,抚养两个儿子,照顾双方老人,几乎全是张予懿一个人的事。
最让人心疼的,是上世纪80年代末。他们12岁的小儿子李乐要去瑞典留学,张予懿不放心,跟着去陪读。为了维持母子俩在国外的生计,因为语言不通,张予懿只能去中餐馆刷盘子。
她后来在给李富荣的信里写道,自己每天要从上午10点干到晚上10点,双手被混着消毒液的冷水泡得变形。这封足足有18页长的信,把她在异国他乡的孤独、辛酸和委屈都写了出来。李富荣看完,这个在赛场上和官场上都雷厉风行的男人,流下了眼泪。
他这才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成功,背后是妻子多大的牺牲和付出。一个家庭,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战功章,而是两个人共同的支撑和守护。
好在,他们的付出都有了回报。小儿子李乐学成归来后,进入了演艺圈。他继承了父亲的帅气和母亲的气质,成了一名演员。他曾在电视剧《汉武大帝》中扮演的“霍去病”,英姿飒爽,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儿子李竞,也曾是网球运动员,退役后当了教练,家庭美满。
2004年,李富荣正式退休。从运动员到教练,再到体育官员,忙碌了大半辈子,他终于可以回归家庭了。张予懿开玩笑地对他说:“这下好了,你总算成了我们家的一员了。”
退休后的李富荣,像是要补偿过去几十年的缺席。他包揽了家里的家务,学着买菜做饭。他做的“李氏炒蛋”还成了绝活,朋友来家里做客,都点名要尝尝。
他会开车带着老伴去郊外散心,两人喝喝茶,聊聊天。没有了工作中的严肃,他变成了一个体贴的丈夫和父亲。曾经那个万众瞩目的“美男子加轰炸机”,如今成了一个享受天伦之乐的“老帅哥”。
如今算来,到2025年,李富荣已经83岁高龄,他和张予懿的婚姻也走过了近六十个年头。回看他们的一生,有时代的荣光,也有个人的奋斗;有事业的辉煌,也有家庭的牺牲。他们的故事,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传奇,却是一个时代真实的缩影。
参考文献:
《乒坛“美男子”李富荣:巅峰时退役,妻子为他放弃舞蹈事业》,知网相关人物报道。《李富荣:从世界冠军到体育高官的传奇人生》,体坛周报历史回顾。《名人面对面:专访李富荣、张予懿夫妇》,凤凰卫视访谈节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