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国家大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云布集团:唐代参军戏——古代戏曲雏形的幽默表演艺术

更新时间:2025-07-22 21:32  浏览量:2

唐代,文化繁荣,艺术形式推陈出新,参军戏作为古代戏曲的雏形,以其独特的幽默基因与表演形态,成为当时文化领域的一抹亮色,为后世戏曲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参军戏的起源可追溯至十六国时期。据记载,后赵石勒因参军周延贪污官绢,便让优人扮作周延模样,由另一优伶以问答形式当众戏弄。这种以官员为原型进行滑稽表演的形式,逐渐固定为“参军”与“苍鹘”两个角色,前者是被嘲弄的对象,后者是戏弄者。到了唐代,参军戏突破早期政治讽谏的局限,娱乐性大大增强,成为宫廷宴乐和民间节庆中的常见节目。

作为古代戏曲的雏形,参军戏在角色分工和表演程式上极具创新性。它以“一净一丑”为基本框架,参军通常身着绿衣、头裹透额罗,扮作痴呆笨拙之态,任由苍鹘调侃;苍鹘则梳鹑衣髻,以机敏犀利的语言掌控节奏。这种“逗哏与捧哏”的互动模式,与后世相声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李商隐诗中“忽复学参军,按声唤苍鹘”的描写,生动展现了儿童模仿参军戏的场景,可见其受欢迎程度之高。

参军戏的表演融合了语言艺术与肢体表达。演员们凭借夸张的面部表情、滑稽的动作设计以及即兴的科白对答来制造笑点。唐代宫廷优人黄幡绰、李仙鹤等,更是凭借精湛技艺将参军戏推向艺术高峰。开元年间,唐明皇特授李仙鹤“同正参军”官职,让“参军”从角色称号升华为艺术品类。随着表演需求增长,晚唐参军戏逐渐突破二人对戏模式,发展为多人共演的复杂剧目,还引入女演员与歌舞元素,为宋杂剧的成熟积累了宝贵经验。

从文化价值来看,参军戏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以谐谑寓教化”的智慧。其表演虽以滑稽为主,却暗含对社会现象的温和批判。比如通过参军角色的愚行,委婉警示官员廉洁;借苍鹘之口,传递民间对公平正义的朴素期待。这种“软讽谏”的方式,既避免了直接批判的风险,又延续了先秦优人“谈言微中”的传统。

参军戏在艺术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它首次将演员划分为固定行当,构建起“净—丑”的角色体系;通过预设情节与戏剧性情境,推动滑稽表演从即兴逗乐向艺术创作转型;其科白、歌舞、管弦伴奏的融合,预示了中国戏曲“载歌载舞”的综合特质。参军戏宛如一颗璀璨的种子,孕育出宋元戏曲的繁花硕果,成为中国戏剧美学中不可磨灭的“活化石”。

场馆介绍
中国国家大剧院由法国著名建筑师保罗・安德鲁设计。国家大剧院在巨大的绿色公园内被一泓碧水环绕着的椭圆形银色大剧院,钛金属板和玻璃制成的外壳与昼夜的光芒交相辉映。国家大剧院的四周是部分透明的金色网状玻璃墙...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西城区西长安街2号
地铁1号线、1路、4路、52路、22路、10路中山公园站或者天安门西站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