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脚下舞翩跹——万众期待中,第七届中国新疆国际舞蹈节开幕
更新时间:2025-07-21 18:53 浏览量:2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记者王畅彤
7月20日,第七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以下简称“舞蹈节”)开幕式在新疆人民会堂举行。
7月20日,第七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开幕,舞蹈诗剧《在远方·在这里》剧照。图片由佟丽娅(上海)影视工作室提供
这场以“让我们舞起来”为主题的国际艺术盛会,以乌鲁木齐主会场联动伊犁、和田、阿克苏、克拉玛依、哈密、阿拉尔六大分会场的形式同步开启,汇聚全球24个中外艺术团体,为观众献上52场精彩演出。
从排练厅到街头巷尾,从艺术家到市民游客,天山南北处处激荡着对舞蹈节的期待与热情。
在当天的开幕式演出中,新疆的女儿佟丽娅带着舞蹈诗剧《在远方·在这里》重返故里。这部剧被她视为献给家乡与世界的一份“情书”。新版作品在舞台美术和舞蹈段落上全面升级,更多本地艺术家参与创作,通过“遇见”“致父亲”等六个篇章,串联起从迁徙到扎根的生命历程。排练中,演员们的舞动让佟丽娅深受触动:“这是与家乡的情感连接,我希望让世界看到新疆的丰饶与包容。”
在开幕式演出现场,新疆舞蹈博主@兔瑞克高兴地说:“很喜欢佟丽娅老师的这部作品,让我看到了新疆歌舞的全新表达。我也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多做有质量有意思的歌舞视频作品,把新疆歌舞之乡的魅力传播的更远。”
著名歌唱家王宏伟同样心怀对家乡的深情,他将以主演身份亮相民族歌剧《二泉》献唱主题曲、并开办声乐大师课。尽管嗓音未达最佳状态,他仍难掩激动:“回家的温暖,是一份责任与荣耀。希望为家乡增光添彩。”
本届舞蹈节也可谓是传统艺术的破圈与对话。乌鲁木齐市秦剧团(新疆秦剧团)青年演员、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李敏携秦腔《焚香记》首次登上舞蹈节舞台。“舞蹈节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舞台。”李敏期待让传统戏曲的美学意境被更多人看见。
连续七届参与舞蹈节的舞者马依热·艾买提江,从首届的顶碗舞领舞成长为幕后工作者,见证了这一盛会从“家门口的汇演”蜕变为“国际艺术平台”。今年,她将以演职人员身份参与筹备,用热情迎接全球舞者:“要让世界看见最美的新疆。”
剧场后台精心筹备,观众与舞台“双向奔赴”。市民王易阳期待的不仅是佟丽娅的舞者首秀,更有24个艺术团体在17天里带来的52场演出——从中央芭蕾舞团芭蕾舞剧《红楼梦》《舞姬》到天津音乐学院大型民族歌剧《二泉》,小柯音乐剧《稳稳的幸福》,从北京歌剧舞剧院舞剧《破冰》,再到新疆艺术剧院木卡姆艺术团歌剧《木卡姆恋歌·万桐书》每一场都是不容错过的艺术盛宴。
舞蹈爱好者刘丹阳带着两个女儿早早规划行程:“高水平演出是享受,更是学习的机会。”
乌鲁木齐市音乐舞蹈家协会、戏剧曲艺家协会秘书长梁晓鸿则期待舞蹈节成为艺术交流的桥梁:“文化的碰撞能激励创作者提升水准。”
新疆艺术剧院舞者艾尼卡尔江·艾尔肯在《在远方·在这里》中与佟丽娅共舞,他坦言:“每次参与都是成长,今年期待更多突破。”
7月20日,在新疆人民会堂,观众在选购文创产品。记者雷婷摄
剧场之外,舞蹈节的热度正转化为文旅市场的活力。新疆国际外贸大饭店经理袁国科介绍,客房入住率已超90%,文旅盛会带来的客流成为常态。商户王戈的手鼓销量在上届舞蹈节翻倍,今年他早早备货:“大型活动就是商机。”
而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推出的380余项优惠礼包覆盖全疆,持演出票可免景区门票、免费观演旅游歌舞秀。
7月20日,在新疆人民会堂,观众在舞蹈诗剧《在远方·在这里》的海报旁打卡拍照。记者雷婷
海外游客的纷至沓来也让旅行社忙碌起来,新疆海外国际旅行社经理冯戟表示:“我们正提升服务,期待舞蹈节与旅游旺季相互促进。”
从舞台璀璨的灯光到街巷升腾的烟火气,这场国际盛会正奏响文化共鸣与经济活力的双重乐章。随着舞蹈节的开幕,新疆正以最绚丽的姿态,热情回应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期待目光,邀请世界共舞天山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