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中石设立书法博士生是处于什么目的呢?
更新时间:2025-07-21 15:00 浏览量:2
欧阳中石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书法家、教育家,也是中国书法学科化、高等教育化的重要推动者。他之所以倡导并参与设立书法博士生教育,我个人认为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被别人给“玩”坏了。
书法在中国历史上长期以“技艺传承”或“文人修养”的形式存在,缺乏现代学术体系下的系统性研究。欧阳中石认为,书法不仅是艺术实践,更是包含历史、理论、美学、文化等多维度的综合性学科,需要通过高等教育体系进行学术规范和理论深化。: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高等教育开始重视传统文化复兴。欧阳中石主张将书法纳入现代学科体系,设立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培养层次,使其与文学、美术等学科并列,成为独立的研究领域。
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面临传统文化逐渐被边缘化的问题。欧阳中石意识到,书法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载体之一,亟需通过高等教育培养专业人才,避免技艺和理论的失传。20世纪90年代,中国提出“文化自信”和“传统文化复兴”战略,书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其学科化建设得到了教育部的支持。欧阳中石借助这一契机,推动书法博士点的设立。
欧阳中石强调,书法教育不能仅停留在临摹和创作层面,而需结合文字学、美学、艺术史等学科进行理论研究。博士生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既能创作又有学术研究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欧阳中石他本人兼具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师从吴玉如、齐白石等大家)和现代学术视野(曾从事逻辑学、戏剧学研究)。这种跨学科背景使他能够以现代学术方法重构书法教育。1985年,欧阳中石在首都师范大学创办中国首个书法教育专业,逐步构建从大专到博士的培养体系。1993年,该校获批设立中国第一个书法博士点,标志着书法正式进入高等教育最高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