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国家大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让秦腔在新疆大地绽放异彩—— 记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李敏

更新时间:2025-07-18 19:42  浏览量:1

渭南日报 记者 冯战武 姚二曼

丨名人名片丨 李敏,生于1989年,临渭区人。乌鲁木齐市秦剧团(新疆秦剧团)优秀青年演员,主工闺阁旦、小旦,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演出剧目主要有《焚香记》《铡刀下的红梅》《游龟山》《红灯记》《青春我心》《托梦》《数罗汉》《十二把镰刀》《打金枝》等。

荣获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今年5月21日,对于李敏来说是一个永生难忘的日子。这天,在上海举行的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颁奖典礼上,她凭借秦腔《焚香记》的精湛演技,成功摘得“梅花奖”。李敏是临渭区人,此次荣获中国戏剧界最高奖项是渭南人的骄傲。

7月15日,记者连线采访了李敏。她表示,这份荣誉激励着她扎根生活、潜心创作。新疆已经成为第二故乡,她会坚持下去,守住戏曲血脉,让天山戏台灯火通明。

稚童斩获“小梅花奖”

李敏出生于临渭区三张镇西洛村,爷爷奶奶是秦腔的忠实拥趸,年幼的李敏在这样的戏曲氛围中耳濡目染。李敏3岁半时,陕西广播电视台节目主持人陈爱美和赵冬安抱着她登台《秦之声》,她奶声奶气地唱出“未开言来珠泪落”,一招一式,一板一眼,充满灵气。

向研学的学生讲解秦腔艺术

8岁的李敏参加了全国“小梅花奖”的角逐。在高手如云的比赛中,李敏凭借在《三滴血》里的精彩唱段,从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成功斩获“小梅花奖”,8岁、9岁连续两届捧回该奖。“11岁考上陕西省艺术学校新疆班,在西安的五年学艺生涯里,练功房的地毯浸透了汗水。压腿时膝盖抵着冰冷的地面,下腰时能听见骨骼错位的轻响,倒立起来血液涌向头部的眩晕感,至今仍刻在记忆里。为了增加基本功的爆发力,老师手中的藤条时常落下,身上的淤青旧痕未消又添新伤。”李敏说,“有次我含着泪看向老师,得到冷厉的回应:‘这点疼都受不住,还唱什么戏。’那时不懂,这些看似严苛的训练,是为了让秦腔的根在我身上扎得更深。”

《焚香记》成功摘“梅”

2022年,李敏被列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才重点培养对象。2024年她决定拿《焚香记》申“梅”,找到何红星导演,齐爱云、张涛老师和恩师李梅,他们从头到尾都很关注李敏的排练情况,给予指导。选择《焚香记》作为冲“梅”剧目,是挑战更是突破。这出戏里“伴读夜话”的柔情与“打神告庙”的刚烈形成强烈反差,对唱功和身段都是极大考验。两年多来,李敏在新疆与陕西之间往返数十次,齐爱云老师逐字逐句规范李敏的唱腔,教授长水袖技法和身段表演,何红星导演更是严格要求人物内心情绪准确把控,强调情感爆发的感染力。为了练好“打神告庙”的出场,李敏每天坚持跑圆场半小时,排练4到6个小时,两年下来磨坏了15双练功鞋,剧本上密密麻麻的批注,都是李敏与女主角敫桂英对话的痕迹。有次深夜排练完,看着镜子里被汗水糊住的刘海儿,才明白什么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王魁负义》的故事家喻户晓,事见宋柳贯《王魁传》及《焚香记》传奇,全国各大剧种均有演绎。李敏领衔主演的《焚香记》,最大的亮点在于回归戏曲本体,用极简的舞台呈现表达中国戏曲的表演精粹和艺术内涵,以演员唱念做打的本体特性完成舞台表演。

《焚香记》剧照,李敏饰演敫桂英

秦腔《焚香记》将古老的传统秦腔与交响乐伴奏创新性融合,使激昂高亢的秦声秦韵与恢弘磅礴的交响乐相互交织,从而碰撞出别具一格的视听火花。该剧讲述青楼女子敫桂英,雪夜归途中救下饥寒交迫的书生王魁,钦慕其才,结为伉俪。夫妻恩爱三年,桂英对王魁爱护有加,并助其上京应考。王魁临行起誓,永不负桂英。后王魁高中状元,却违背与桂英的百年之约,迎娶丞相之女。桂英悲愤莫名,哭诉未果,自缢身亡。幸得判官相助,正义终得伸张。

在上海宛平剧院的舞台上,当李敏的水袖如泣如诉地展开,那句“王魁贼子”穿透剧场穹顶时,时光仿佛回到16岁初到新疆的黄昏,那个在后台打地铺的小姑娘,怎么也想不到20年后,会在千里之外的舞台上,让天山脚下的秦腔响彻黄浦江畔。当梅花奖奖杯捧在手中,李敏最先想到的是乌鲁木齐市新中剧院的舞台,想起剧团乐队老师调弦时的专注,想起南疆孩子追着戏车奔跑的身影——她知道,那些浸透汗水的日夜、跨越山海的坚守,终在时光里酿成了“梅”香,这不是个人的荣誉,而是几代新疆秦腔人梦想的接力。

扎根边疆传播秦腔

“在新疆,观众的热爱是我最坚实的后盾。有次演出我感冒失声,卸妆时一位维吾尔族大妈递来泡好的胖大海;克拉玛依的乡党连续八年邀请我们去油田演出,钻井平台的轰鸣声里,秦腔的激越显得格外动人;2024年夏天去南疆四地州送戏,孩子们追着我们学唱‘祖籍陕西韩城县’,阳光洒在他们黝黑的脸颊上,眼睛里闪着光。这些瞬间让我明白,秦腔早已在天山脚下扎下深根,而我只是这棵大树上的一片叶子。”李敏说。

《铡刀下的红梅》剧照,李敏饰演刘胡兰

在新疆的日子里,李敏从稚嫩变得成熟,从懵懂变得有责任担当,如今已成为乌鲁木齐市秦剧团的中坚力量,先后在《红灯记》《游龟山》等大戏中担任主演。从《白蛇传》中温柔善良的白素贞,到《铡刀下的红梅》中英勇无畏的刘胡兰,再到《焚香记》中深情执着的敫桂英,每一个角色她都用心去诠释,用精湛的演技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认可。她深知秦腔在新疆的发展存在诸多局限,但她会为秦腔的传承与传播竭尽全力。

“我能站在梅花奖的领奖台上,是新疆的这个平台让我走向了全国。我很感谢新疆,这份荣誉激励着我扎根生活、潜心创作,也希望更多年轻人投身戏曲艺术,引领新疆戏曲艺术迈向更高台阶。”李敏说,“新疆已经成为我的第二故乡,我会坚持下去,守住戏曲血脉,让天山戏台灯火通明。”

《焚香记》剧照,李敏舞水袖

场馆介绍
中国国家大剧院由法国著名建筑师保罗・安德鲁设计。国家大剧院在巨大的绿色公园内被一泓碧水环绕着的椭圆形银色大剧院,钛金属板和玻璃制成的外壳与昼夜的光芒交相辉映。国家大剧院的四周是部分透明的金色网状玻璃墙...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西城区西长安街2号
地铁1号线、1路、4路、52路、22路、10路中山公园站或者天安门西站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