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荣杰的戏曲生涯
更新时间:2025-07-15 15:05 浏览量:1
文/雷建忠
胡荣杰是横山剧团一位极具分量的优秀演员,1955 年生,横山县韩岔人,作为剧团 70 级的学生,他自入行起就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与韧劲。他学习格外认真,对自己要求极严,练功排戏从不含糊,那份肯吃苦的劲头在同期学员中尤为突出,加上他天生喜钻研,对角色总有自己的独到巧思,再配上扎实的基本功、细腻传神的表演和浑厚清亮的嗓音,这些优势让他在舞台上闪闪发光,很快就成了远近闻名、深受观众喜爱的演员。
1973 年,胡荣杰加入了共青团,几年后的 1980 年,他又担任了团支部书记,同时也成长为剧团不可或缺的业务骨干。那些年,剧团上演的许多重要剧目里,都能看到他挑大梁的身影,像《打虎上山》中的杨子荣、《长青指路》中的洪长青、《投师》中的郑稿等,无论是主角还是独角戏,他都演绎得深入人心。而他的戏路也随着名气渐长愈发宽广,兴趣广泛的他从不局限于某一行当,武老生、须生、小生、丑角都能信手拈来,成了剧团里名副其实的多面手和台柱子。这些年里,他演过的戏不计其数,光是《生死牌》《窦娥冤》《桃李梅》《哑女告状》《杨家将》等大型历史剧就有 20 多本,每一部都能让观众记住他塑造的角色。
1977 年,剧团特意选送他到省艺术学院戏曲系进修,在那里,他同样表现出色,不仅担任了该院团委委员、戏曲系团支书,还荣获了优秀学员奖。当时,省戏曲研究院看中了他的潜力,希望能留他在省里工作,这对于很多演员来说都是难得的机会。但这件事被当时的县委书记王汉昌知道后,王书记立刻坐飞机赶去,语重心长地跟他说:“你是横山选送出去的,怎么能不为横山服务呢?” 这番话让胡荣杰深受触动,最终他选择回到了横山剧团,继续在舞台上为家乡观众奉献精彩演出。
1978 年古典戏曲恢复后,胡荣杰开始主演小生,在京剧教练刘启才的悉心教导下,他的演技和基本功都有了质的飞跃,尤其是把子功,更是练得扎实精湛。除了《周仁回府》中的周仁、《白水滩》中的十三郎等生角代表戏,他还大胆挑战不同行当,在《卷席筒》中饰演小丑张苍,在《窦娥冤》中扮演老丑张驴儿,他都能完美驾驭,戏路之宽,在同辈演员中实属少见。
他的努力和才华也不断得到认可,1981 年,在榆林地区首届青年汇演中,他凭借出色的表现荣获演员表演三等奖;1984 年 2 月,他升任剧团副团长,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却也让他有了更多机会推动剧团的业务发展;1986 年 1 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份荣誉也激励着他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1987 年 11 月,在全区艺术表演团体业务考核中,他再次斩获优秀演员奖,同年,他还去学习排导豫剧《夺锦楼》,回来后在横山积极传播并组织排练,为当地戏曲文化的丰富与发展出了不少力。1988 年,他凭借过硬的实力获准成为国家三级演员,这是对他多年艺术生涯的专业肯定。
胡荣杰近照
1992 年,胡荣杰调离了横山剧团,到县财政局创收办工作,尽管离开了舞台,但他那份踏实肯干的劲头丝毫未减。1997 年 8 月,他升任财政局工会主席,在新的岗位上依然兢兢业业,做出了不少成绩。
回顾胡荣杰的艺术生涯,他无疑是个极其刻苦的人,多年来始终保持着对戏曲的热爱与敬畏,练功从不松懈,排戏精益求精。他的戏路之宽更是让人赞叹,不仅生角演得英气逼人,丑角也能刻画得入木三分,无论什么角色,经他演绎总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精彩效果。更难得的是,他还有一副好嗓子,唱腔清亮动听,总能在关键处恰到好处地展现人物情感,将自身的长处与角色的特点完美融合,留下了许多让人难忘的舞台形象。
作者雷建忠,陕西横山人,曾任横山县史志办主任,现任横山方志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