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观众来稿:家门前的戏曲芳华——我与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的情缘
更新时间:2025-07-09 01:37 浏览量:2
专题|观众来稿
“温暖故事”先行篇
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见证着全国各个地方剧种在这里的演绎、传播,也为观众建立起跨越时空、联结情感的文化空间。
你们赋予了这座艺术殿堂最真实的艺术生命力,我们也同样珍视走进这里的每一位观众朋友。今天,我们想向大家分享一份来自观众的特别“回响”,她用细腻的笔触,向我们传递了一份关于这里的温暖回忆:
家门前的戏曲芳华
——我与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的情缘
每当夏日的晚风拂过西罗园四区,全家人的心早已飞向了熟悉的地方——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这座陪伴了我们26年、近万个日夜的艺术殿堂,不仅是消暑纳凉的好去处,更是我们精神寄托的温暖港湾。
作为家门口的居民,演出中心最令我们感念的,是那份难得的亲民。惠民票价,如同一把温柔的钥匙,打开了艺术之门,让许多原本不舍走进剧院的邻居老人们,也能轻松步入,享受精神的饕餮盛宴。在这里,我们得以领略中国戏曲的浩瀚星河:黄梅戏的婉转清丽,豫剧的铿锵有力,昆曲的典雅悠长,京韵大鼓的韵味十足,评剧的鲜活热忱,河北梆子的高亢激昂,淮剧的深情绵邈……方寸舞台,便可饱览神州百剧风采。
最动人心魄的,永远是台上的演绎。无论是本地的资深名角、梅花奖得主,还是远道而来的地方剧团骨干或充满活力的青年演员,他们对舞台的热爱与执着,足以穿透幕布,点燃每一位观众的心。他们的眼神、身段、唱腔,无不透着对角色深沉的沉浸与敬畏。那份全情投入的“疯魔”,让台下的我们忘记了时间,心绪随着剧情跌宕起伏——孙思邈悬壶济世的悲悯,《红岩》英雄的钢铁意志,《天仙配》的缱绻情深,《小二黑结婚》的质朴风趣……不同时空的故事,却凝聚着坚毅、勇敢、善良与对家国至诚的同一内核。戏落幕时,这些鲜活人物的精气神,早已如春雨润物,悄然滋养着我们的心灵。
而剧场的感动,从不只在戏中。谢幕时分,演员们面对观众深深的鞠躬,那份发自内心的尊重与谢意,总能引发全场由衷而雷鸣般的掌声。为了这份情谊与热情,演出人员常常献上多轮返场,掀起一次次令人心潮澎湃的高潮。这是艺术家与观众最赤诚的灵魂互动,那份精神上的共鸣与满足,千金难买。
这份温暖,贯穿于观剧全程。从检票口、安检处到引导的工作人员,他们亲切的笑容和耐心的指引,都让人如沐春风,仿佛踏入的不是剧场,而是一个期待已久的归处。前台后台,台前幕后,每一个细节都浸润着演出中心“用心用情”的温度。
二十六载春秋流转,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已不仅是一座建筑,它是我们生活的诗意点缀,是文化薪火相传的驿站,更是承载着无数家庭欢乐与成长记忆的家园。演员们在方寸舞台间诠释的真善美,工作人员传递的温暖,以及那些跨越时空直抵心灵的剧目与角色,都在无声处塑造着我们对美的感知、对善的坚守、对家国的情怀。
戏曲,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线,是镌刻民族精神血脉的显著标识。而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正以一座充满温度的艺术灯塔,让传统在与现代的对话中焕发生机,切实担负着守护文化根脉、点燃精神薪火的崇高使命。台上的光一亮,锣鼓点儿“咚咚锵”一响,就觉得,老祖宗传下来的这些好东西,有地儿守着,有人演着,真好啊!能在家门口守着这个热热闹闹的台子,是我们街坊老少爷们儿的福气。
来稿观众:宇文星海
还有更多观众来稿的温暖故事期待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