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国家大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梨园新声之二 | 杭州青年戏曲演员韩钰君:绍韵新声,青春接棒

更新时间:2025-07-07 18:37  浏览量:3

在青春的交响乐中,绍剧是她生命里永不消逝的主旋律。聚光灯下,演员们或英姿飒爽,或水袖翩跹,行云流水的表演总能深深吸引观众的目光。她,就是韩钰君,杭州市萧山绍剧艺术中心一颗冉冉升起的青年花旦新星。

十三岁那年,怀揣着对四百年绍剧艺术的好奇与一腔追梦热血,韩钰君踏入了艺校的大门。自此,便是“十年功”的漫长淬炼。戏曲之路,如攀险峰,每一步都布满艰辛与挑战。“梅花香自苦寒来”,她深谙此理。日复一日的枯燥基本功,是意志力的试金石,更是艺术大厦的根基。“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是戏曲演员的必修课。十年韶华,汗水与坚韧相伴,也让她收获了坚持的力量与付出的价值。最令她欣慰的是,那份对绍剧的初心始终未改,虚心求索,不断提升。

毕业后,对知识的渴望更加强烈。艺海无涯,她深知唯有不断汲取养分才能精进。数年间,《小放牛》《拾玉镯》《女吊》《红灯记》《蝴蝶梦·劈棺》《背妻观灯》《狸猫换太子》等大小剧目,都成为她艺术版图上的印记。走进每一个角色,都是一次全新的体验与收获。在她心中,“角色无大小”。即便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里的小小传令猴,她亦全力以赴,力求在方寸之间完成角色的精彩塑造。

人生百态,尽在戏中。此次“西湖之春”青年戏曲演员大赛,韩钰君以绍剧《背妻观灯》和《女吊》两折风格迥异的剧目征战复赛与决赛,同时准备两个高难度角色,压力不言而喻。

《背妻观灯》:一肩挑两角,形神俱妙

这出戏对韩钰君而言,是全新的挑战。舞台上,她需一人分饰货郎与瘫痪女两角。下半身需走出男子的稳健步伐,上半身则要展现女子的甜美细腻;演唱中,大嗓(男声)与小嗓(女声)需灵活转换,以音色、声腔的差异精准区分人物。那些看似“别扭拧巴”的动作,曾让她感觉“身体被拆开重组”,大脑难以协调。唯有在练功房里,对着镜子一遍遍苦练,才逐渐与她的“货郎夫”培养出默契。

《女吊》:十年磨一戏,技艺交融

《女吊》作为绍剧目连戏的经典,韩钰君已与之相伴近十年。从最初的模仿,到如今融入自己的理解与思考,她深刻体会到“十年磨一戏”的真谛。戏需打磨,更需时间的沉淀。从学校进入剧团,她不断思考如何将“四功五法”真正“化”入戏中,为人物服务。此次比赛版本,在传统基础上加入了“滚堂甩发”“倒扑虎”“抢背”等技巧,更震撼地呈现“玉芙蓉”被毒打的场景;长水袖的运用,则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上吊缢死的形态与化为厉鬼后的冲天愤恨。她牢记老师的教诲:“戏,既要有艺也要有技”,技巧必须融入表演,而非炫技。

这两折戏均以表演见长,采用边唱边做、载歌载舞的形式,却风格迥异,特色鲜明。它们全面考验演员的“唱念做翻”综合能力,也充分展现了韩钰君表演的多面性。此次比赛于她意义非凡,不仅是绝佳的锻炼平台,更是一次丰厚的成长收获。她铭记老师箴言:“百练不如一看,百看不如一演”。比赛期间,她在侧幕条旁观摩了越剧、婺剧、杭剧等各院团演员的精彩演绎,学习他们对舞台节奏的把控、人物塑造的功力与情感表达的细腻。以赛为镜,赛学相长,在比较中发现不足,是她此行的重要目标。得益于近年舞台经验的积累,韩钰君在本次比赛中表现沉稳从容,褪去了最初的紧张与慌张。她深知,台上每一分钟的精彩绽放,都源于台下十年功的默默积淀。她珍视每一次登台亮相,视之为来之不易的锻炼与自我升华,更是“蹒跚学步”后最珍贵的成长契机,只为下一次舞台更完美的呈现。

传承绍剧,发扬绍剧,是韩钰君作为绍剧新生代传承者的职责与使命。她心怀感恩——感恩成长路上老师的悉心栽培,感恩比赛给予的宝贵机遇,感恩每一位在艺术道路上给予她帮助和支持的人。前路漫漫,这位年轻的绍剧守护者,将始终怀揣一颗赤诚之心,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心中的艺术理想坚定前行,不负绍华,接棒青春!

场馆介绍
中国国家大剧院由法国著名建筑师保罗・安德鲁设计。国家大剧院在巨大的绿色公园内被一泓碧水环绕着的椭圆形银色大剧院,钛金属板和玻璃制成的外壳与昼夜的光芒交相辉映。国家大剧院的四周是部分透明的金色网状玻璃墙...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西城区西长安街2号
地铁1号线、1路、4路、52路、22路、10路中山公园站或者天安门西站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