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国家大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乐”动百年中华巴洛克,多方共筑露天“音乐会客厅”

更新时间:2025-08-05 09:45  浏览量:1

钢琴、小提琴、大提琴……8月1日傍晚,伴随10余名小乐手的精彩呈现,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内,由嘉驹文创新近打造的“巴洛克阳台音乐演奏”进入“新里程”——“阳台音乐季”正式启幕。“演出很有代入感,自然而然地想随着互动、鼓掌”,来自宁夏的游客宋承彧驻足观看,不禁感慨道:“哈尔滨的音乐氛围真的特别好!”

乐音袅袅,余韵悠长。今夏,百年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因音乐而更加迷人——阳台、大院、街角、广场,一个个日常场景身披美妙音符,变身为与游客交流互动的音乐舞台。在这里,歌声、鼓声、提琴演奏声交织,串联成诗意浪漫与别样烟火,引领漫步其间的人们,真切感受哈尔滨这座“音乐之城”的独特魅力。

阳台新景色

音乐有约,引“铁粉”打卡游客流连

傍晚5时许,在位于靖宇街上的嘉驹文创“音乐阳台”,悠扬琴音缓缓流淌,吸引循音而来的游人纷纷举起手机,拍摄留念。

去年7月,嘉驹文创首家直营店落户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安家”1年后,负责人孙嘉驹决定,利用好资源,为讲好哈尔滨故事做些新贡献——于是,“阳台音乐”演奏应运而生。“哈尔滨是联合国授予的‘音乐之城’,‘中华巴洛克’是城市的文旅‘地标’,希望通过每晚的阳台之约,让更多人走近、了解哈尔滨的音乐文化。”孙嘉驹说。

每晚2个半小时的演出,为游客和市民的消夏时光增添了一抹亮色,也吸引了一批“铁粉”。市民杜中强即是其一。“我非常喜欢萨克斯老师的演奏,自‘阳台音乐’亮相,这一个月我几乎天天来。”年逾七旬的他告诉记者,受城市氛围的熏陶,打小儿自己就对音乐情有独钟,“现在中华巴洛克街区的音乐氛围越来越浓,可以说是‘几步一景’,绝对是音乐爱好者的福利。”

如杜中强所说,“转角遇到音乐”的场景,此刻的确在街区内上演。1日晚,南三道街上,巴洛克酒店的“阳台音乐”演奏也迎来首秀。古筝、洞箫、葫芦丝、萨克斯演奏等接连上演,民族音乐与现代节奏的巧妙融合,为观众献上一场多元风格的音乐文化体验。

“到访街区的游客越来越多,我们希望通过音乐演出,为街区注入更多色彩和活力。”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一“阳台音乐”将不定期呈现。

消费新场景

音符为桥,提升游客体验感和互动感

雪花飘落,乐声相伴,美食在旁——夜幕降临,置身“巴洛克飘雪小院音乐节”,院内数十张桌椅座无虚席,浓浓的烟火气息扑面而来。

入夏以来,院内的火锅、菜馆、咖啡商家联合,在四季“飘雪小院”不断“出圈”的基础上,将音乐演绎引入院落场景,“通过表演,进一步增加客人的体验感,让大家在更放松的氛围内享受美好时光。”工作人员说,由于院落的开放式性质,只要经过,都可以与美妙音乐“碰头”。

当咖啡的醇香遇见跳动的音符,当美食的鲜香融入悠扬的旋律,一个个消费新场景正悄然焕发活力。在有着“百年餐饮一条街”之称的南二道街,一美食排档内,食客们正体验“吃着火锅听着歌”的惬意。据悉,入夏后,开启“美食+音乐”的模式已成为这个店铺的传统,至今已延续数年。

作为互动性极强的艺术形式,如今音乐快闪也常“闪现”街区。近日,一场由中外大提琴演奏家以及大、中、小学生联袂呈现的快闪演奏,在人民咖啡馆前进行。在《哈尔滨之夏》《我爱你中国》的旋律中,游客们举着手机,围成“天然”观众席。文化地标、音乐、生活场景的有机结合,为游客“打卡”百年街区,提供了全新体验。

“不用买票、在街头转角,就能欣赏到如此精彩的演出,让人沉浸其中,久久回味。”来自广东的游客郑穹说,“这样的哈尔滨,令人心动与沉醉。”

老街新韵味

好“戏”连台,多方共筑露天“音乐会客厅”

部门的引导、商家的自为、文艺爱好者的集聚……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露天“音乐会客厅”的形成,来源于多方力量的集结共筑。

“老道外大戏台”是街区内老牌的音乐舞台。今夏,道外区文化馆广泛组织文艺志愿者,精心排练、精彩呈现,更显“好戏连台”。

“‘大戏台’是开展群众文化的重要阵地,我们希望通过歌舞、器乐等表演形式,传承弘扬好红色文化,塑造人们对城市的独特感知。”道外区文化馆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戏台已呈现80余场演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让游客进一步走进哈尔滨、感知老道外。

夜幕下,“老道外大戏台”附近,拉兹小乐队、道外区文化馆贤慧鼓舞艺术团的文艺爱好者们,正在进行演唱与演奏。

“音乐给大家带来快乐,我们希望把这份快乐传递给更多的游客朋友。”贤慧鼓舞艺术团负责人说,团队在街区演出已有两年多。每天,团员们从香坊、道里等区域汇聚于此,共赴音乐时光。活力四射的演奏,经常吸引游客参与互动,“伴着鼓声,大家共同舞蹈,快速拉近彼此的距离,畅享音乐的共鸣。”

拉兹小乐队的6人演出团队于今夏来到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每周演出三天,一场2小时,“作为‘音乐之城’的一份子,通过表演,来展示我们城市的风采。”成员阿玉说。

“在太阳岛、中央大街、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我们都与音乐相遇,可以说音乐随处可见。”来自安徽的游客周星深感哈尔滨的音乐魅力,她说,这是在其他城市旅游时,未曾有过的体验,“夏日的傍晚,漫步在飘满音符的街巷,感觉非常浪漫。”

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一个个音乐“新场景”仍在不断涌现。这个巨大的“露天音乐盒”中的每一个音符,都讲述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书写着城市的故事,成为游客朋友冰城之行中,动人的注脚。

场馆介绍
中国国家大剧院由法国著名建筑师保罗・安德鲁设计。国家大剧院在巨大的绿色公园内被一泓碧水环绕着的椭圆形银色大剧院,钛金属板和玻璃制成的外壳与昼夜的光芒交相辉映。国家大剧院的四周是部分透明的金色网状玻璃墙...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西城区西长安街2号
地铁1号线、1路、4路、52路、22路、10路中山公园站或者天安门西站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