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支持率与街头抗议:杜特尔特被捕激化菲律宾阶层对立
更新时间:2025-03-11 13:58 浏览量:11
当地时间 3 月 11 日,菲律宾前总统罗德里戈・杜特尔特,这位曾经的铁腕强人,在结束其香港之行,满载而归之际,却在马尼拉国际机场遭遇了戏剧性的一幕——依据国际刑事法院(ICC)的逮捕令,被警方果断拘捕。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不仅为杜特尔特时代画上了一个戛然而止的句号,更如同一面多棱镜,折射出菲律宾政坛两大势力集团间暗流涌动的激烈博弈,以及国际司法程序与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的微妙交织。
国际刑事法院的指控,如同一把利剑,直指杜特尔特执政期间那场轰轰烈烈的“禁毒战争”。据称,这场战争导致了约 6000 人的不幸身亡,使其背上了“反人类罪”的沉重罪名。尽管菲律宾已于 2019 年毅然退出了《罗马规约》,理论上摆脱了国际刑事法院的枷锁,但现任总统小马科斯政府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配合执行逮捕令。这一举动,在外界眼中,无疑是对杜特尔特家族的一次深刻而决绝的“政治清算”。
杜特尔特在任期间,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双方签署的 23 亿美元合作协议,曾一度让美国心生不悦。此次被捕前夕,他在香港向菲律宾侨民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讲,言辞间透露出对可能面临的“政治迫害”的深深忧虑。分析人士指出,马科斯政府的此番举动,或许意在向西方阵营示好,同时削弱杜特尔特家族在即将到来的 2025 年中期选举中的强劲势头。
杜特尔特家族在菲律宾政坛的根基之深,如同参天大树,枝繁叶茂。女儿萨拉身居副总统高位,牢牢掌控着棉兰老岛的票仓;长子保罗则是达沃市的市长,次子塞巴斯蒂安则在商界呼风唤雨,构建了庞大的商业帝国。尽管杜特尔特卸任后影响力有所削弱,但其“铁腕禁毒”的政策,仍在中下层民众中享有高达 65% 以上的支持率。然而,马科斯政府却并未因此手软,近年来持续对杜特尔特势力进行打压:达沃市警局高层大换血,杜特尔特嫡系将领纷纷遭清洗;众议院更是推动弹劾萨拉,指控其滥用机密资金;杜特尔特的盟友、宗教领袖基博洛伊也被逮捕,其家族媒体更是惨遭关停。此次逮捕行动,更是被视为对杜特尔特本人的“终极一击”。
国际社会对这一事件的反应也颇为复杂。中国作为杜特尔特任内的重要合作伙伴,虽未直接表态,但因其未签署《罗马规约》,国际刑事法院对其自然无管辖权。而美国则“敦促菲律宾遵守国际法”,这一表态被外界解读为对马科斯政府的坚定支持。俄罗斯专家则敏锐地指出,杜特尔特的遭遇与普京被国际刑事法院通缉却安然无恙的境遇形成了鲜明对比,这凸显出“小国领导人缺乏大国庇护的脆弱性”。
菲律宾国内局势更是因此事而变得剑拔弩张。杜特尔特的忠实支持者团体“DDS”愤然号召 50 万人走上街头进行抗议,而棉兰老岛的分离势力也蠢蠢欲动,企图趁机搅动风云。国际危机组织更是发出警告,若杜特尔特被引渡至海牙受审,菲律宾或将面临军警系统分裂与街头暴力升级的双重危机。